历史

131(1/2)

    袁怀乃是拓跋昊之师,虽是汉人,却也对大秦忠心耿耿,是拓跋昊最为敬重之人,也是拓跋昊在狂怒之时能劝阻住他的数人之一。

    后来宫中发生了什么,其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数十骑从四面八方出了城,有人私下猜测,陛下这是再一次发出了征兵令,前线战事必然出了变故,只是不知是东线还是南线。尔后流传的消息也证实大家的猜测:汉军不知采用了什么方法,以令人预料不到的速度攻下了白于道最关键的天险塞门寨。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担心大秦命运的人整日里愁眉苦脸,忧心忡忡。

    幸运的是这样的日子终于结束,人们盼来了云开日出的时刻:南线战区传来捷报,定边侯手下大将,怀化将军梁乙都伏击汉军粮道得手,汉军军心动摇之下,又被定边侯率部猛攻,最后不得已撤回了环州据城而守,大秦在南线战场上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捷报上的描述是:汉军伏尸十余里,白马川被汉军尸体堵塞得涨水三尺,我军缴获无算,南线段时日内已无战事之虞。

    传送军情的骑士驱马在大街上缓缓通行,大声报捷。一时间整个兴庆府内到处都是欢呼声,大家都在庆祝,总算是能歇一歇,不用再面对上司的那张难看的老脸了。

    收到捷报的拓跋昊立刻召集了群臣,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对身居上位的肉食者而言,不能因一时的胜利而产生轻敌之心,拓跋昊自认自己天生便具备这样的优秀素质,却已经忘记了前些日子的自己是如何让所有人胆颤心惊。

    因为帝国初创,新的皇宫还在修建,拓跋昊暂时以前的县衙作为行宫,县衙的大堂便成为了他举行朝会的地方,数十名大臣拥挤在一起,真可谓是“济济一堂”。

    拓跋昊满脸微笑,首先开口:“得老天庇佑,赖诸卿鼎力相助、将士奋勇杀敌,我大秦定边侯嵬名浪将军,击败当面进攻之汉军,杀敌数万,将汉人赶了回去。”

    “如今南线已无战事,朕请诸卿来群策群力,商议一番东线战事当如何应对。”

    下方人群中闪出一人:“陛下,臣愿率军支援拓跋定将军,为陛下分忧解难!”

    拓跋昊定睛望去,说话之人正是自己的心腹,殿前司都指挥使拓跋礼。

    拓跋礼作为自己的心腹,此刻站出来第一个表态,自然有一定的含义在内,拓跋昊对此心知肚明,他当即点头表示满意:“此事稍后再说,你作为朝廷重将,朕之心腹,可不能恃宠而骄,将立功的机会全给抢了,好歹要给别人留下一些嘛。”

    这话听起来是批评,其实上群臣都能听出来他的满意,当即又有数名武将站了出来,纷纷进言愿随军出征,支援龙州。

    一时间大堂上武将们个个争先,气氛热烈得好似菜市口一般。

    又一人站出人群,此人头发稀少,面容枯蒿,腰身都有些挺立不直了,却让堂上的喧哗声陡然停止了下来,正是太师袁怀。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龙州之围只是疥癣之疾,虽然不可不防,却也不须太过重视,更不用让诸位将军率军前往。”

    “汉庭两路分兵进攻,其目的自然是想要相互配合,一举破灭我新兴的大秦帝国,可是如今他们的如意算盘已经破灭,南线汉军既已撤兵,东线的汉军也势必独木难支。依老臣看来,想必汉军撤军便在旬日之间,陛下若是忧心,可令左近洪州驻军打上嵬名浪将军的旗号,大张旗鼓前往龙州”

    “如此,既能稳定龙州军心,也能迷惑汉军,更不用劳动大军从京城出发,花费大量钱粮,跋涉数倍远的距离去支援龙州。”

    拓跋昊闻言大喜:“老师此计甚妙,这才是老成持国之道,朕得老师,何其幸也!”下方群臣也纷纷跟着出言恭贺。

    袁怀奏完此事,却并不退回,而是又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事启奏。”

    拓跋昊连忙道:“老师有事尽管道来。”他见袁怀身形不稳,连忙招呼身后的侍从:“快给太师看座。”

    袁怀谢恩道:“多谢陛下。”

    立刻便有人送上一张圆凳,又扶着他坐了下来,袁怀这才重新开口:“陛下,老臣虽断言东路汉军不日即退,但如今横山天险已失,汉军定然会加强如塞门寨等天险的防备,以待他日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