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026(1/2)

    高逡此人性子古怪,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对自己看得顺眼的人,即便对方只是一名小兵都能无所不谈,但对那些文人士子乃至于大部分文官却是从来不给以好脸色,鄙夷之情从来不作掩饰,哪怕对方官职比自己更高也是一样,这种毛病不光是他,京城中绝大多数勋贵子弟都差不多,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出京还不到一日,周同和他已是十分熟络,此前周同被沈扩无端训斥,也是高逡替他出头,将沈扩顶得十分尴尬。

    此刻他纵马来到周同面前,大声吼道:“小子,打起精神来,病恹恹的像个娘们可不行,去,到队伍前面去,让那姓沈的看看,咱们军人可不是几句话便能被打败的!”说罢扬手一鞭抽在大黑马屁股上:“给我跑起来!”大黑马吃痛,甩开四蹄跑了起来,周同无奈夹紧马腹,操纵马儿避开前方的队伍,高逡跟在其后哈哈大笑。

    沈扩听着队伍后方传来的笑声,心中更是不悦,眉头更是皱紧了几分,旁边的侍从还只以为他沈少卿乃是在思考什么难题,没人知晓他此刻心中正恼怒不已。这高逡不过只是渤海郡王的三子,竟然敢顶撞于自己,丝毫不顾自己才是此次出使的主官,竟然敢嘲笑自己见了金人会腿软站不直,真是岂有此理!

    沈扩其人乃是河北高阳人,自幼聪慧过人,但因家中实在贫困,在他十岁的时候将他送到城中一户大户人家使唤,不指望他能挣钱补贴家用,但求能有一口饭吃即可。沈扩人小瘦弱,做不了许多粗活,那老管家心善,见他平日里聪明伶俐,又识得几个字,便派他去伺候四少爷读书也好做个伴读。三年之后,这赵家四公子参与县考自觉成绩不佳,回到家中与兄长讨论试题,便连考上举人了的长兄都觉得题目太难。他们讨论的题目被侍奉在一旁的沈扩记在心里,第二日他便递了几篇文章给自家公子看,自家公子又转给举人兄长,均是赞不绝口,于是他得到了一个自己也没想到的机遇,赵老爷不再让他做工,而是花钱资助他去读书。又过了几年,沈扩不负众望,一路考中了秀才、举人、进士,最后在殿试中取得二甲第二名的好成绩。

    正当他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之际,一道噩耗传来:金人再一次从河北破关南下一直打到了肃宁,他的家乡高阳县城也没逃脱沦陷的命运,父母及大哥、二姐和两个妹妹全部下落不明,恩主赵老爷一家更是因为住在城中全家都遭了难。至此以后,沈扩时刻不敢或忘对金人的仇恨,甚至做官之后一直于都在家中效仿勾践卧薪尝胆,每日起床时都让老仆向他喝问:“沈扩,你可曾忘了金人的仇了吗?”他也总是恭敬回答:“沈扩不敢忘记。”以此提醒自己要记得向金人报仇雪恨,此事不光朝堂上下,便连民间百姓也都皆知。

    他因为自身经历,工作起来十分勤奋努力,而且非常洁身自好。十余年的功夫,便从一名下县的县令升职到了从四品的鸿胪寺少卿。但也正是因同样的原因,让他极度看不起武人,认为就是武人无用,以致于让金人频频破关南下,造成百姓生灵涂炭。慢慢的,他将自己家破人亡的原因也归咎到了武人身上,以至于他在朝中时常越俎代庖,弹劾那些犯了错的勋贵,不管是大错小错,一律从重弹劾,这更导致了他被勋贵群体所集体敌视,但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此次出使大金,本来他并非是永兴心中的第一人选,因为皇帝担心他控制不住自己对金人的仇恨,将差事办砸。但他竭力为自己辩解,说是正因为自己仇恨金人,所以才更知道自控,决计不敢为一己之私,坏了朝廷的大事;又加上吏部尚书宋池的担保,永兴最终还是选择了他。有传言说,宋池有意让他进入吏部,接替即将体弱多病的右侍郎韦宽。

    此次出使北国,沈扩还有一个目的,他想看看能否寻找到自己的亲人,毕竟当初他家不在城中,也没听说过金人在城外进行了屠杀,或许自己家人只是被抓到了北国,还活在这世上呢?无数次从梦中醒来,父母慈爱的笑容仍是那么清晰,沈扩不愿意放弃去哪怕只有一丝一毫可能的寻找。

    身后的马蹄声接近得异常快速,沈扩从思念中回过神来,刚才又想起了父母。他装作扶正帽子,轻轻擦拭去了眼角的些许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