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就不说了,地方上都是以朝廷为核心的。主要大宋王朝的三支主力。
西军是嫡系,京营如今也算是归附了,郭逵很识相。知道这个时候牢牢抓住兵权反而会被猜忌。反正开城投诚已经是大功一件了,荣华富贵不会少,何必惹得当今官家不快呢?
所以他直接辞去了汴京的兵权,交给赵昭的嫡系。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清楚,京城的兵权只能由皇帝亲信掌控。
对于郭逵的这种态度,赵昭还是很满意的。因此并未冷落这位将军,在南方与交趾作战,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大宋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将领。无论是此番对辽国作战,还是将来平定南方的战事,都少不了他。
故而赵昭第一时间将他调去了河北路,那边的大军主导权在宣抚使吴充手中。也许他曾经在赵昭与赵顼之间中立过,但得知赵昭即位之后,吴充第一时间表示了臣服。其实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忠诚于大宋的官员,还是值得信赖的。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国大军,他处置的十分妥当。耶律浚信誓旦旦要快速突破宋军边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止步不前。而吴充则功不可没,对此赵昭下诏书加以勉励与赞赏。
河北路将领中有许多人和文彦博有关系,如今自然是纷纷归附。如此一来,等若是限制了宣抚使吴充的权势,使得河北路的军事力量颇为均衡。
与辽国决战已经不可避免了,赵昭原本觉得,至少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却不想耶律浚如此着急,来势如此凶猛。到底是什么缘故他并不清楚,但既然耶律浚铁了心,那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的畏惧。
开战就是了!
既然是决战,那么至少要直接决定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已经拖延了百年以上的问题必须解决。
这也是自己立威,彻底掌控大宋,掌控天下局势的机会,赵昭自然格外重视。
御驾亲征,这是必须要的。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交给任何人指挥,赵昭都不放心,还是自己亲自出马比较好。
也好彰显大宋抵抗的决心,除此之外,也是为了齐心协力考虑的。接下来的河北路必然云集各路兵马,光是河北路大军不足以应付大局。守城或许可以,但是想要反攻辽国,就必须要增加兵力。
抽调西军参战是必然的,种师道和刘昌祚已经在赶上雄州的路上了,除此之外施剑飞得到了赵昭的重用。他对辽军作战方式了解比较多,对指挥战事多有帮助,赵昭期待着他的精彩表现。
除此之外,郭逵和狄咏也前往前线,甚至连年迈的杨文广也上书请战,要求代表杨家将出战。
赵昭感念他已经年老,尽管老当益壮,但不忍他上前线劳累冒险。同时向他保证,此战一定洗刷当年太宗高粱河之战的耻辱,并且为老令公杨业报仇。杨文广老怀大慰,嚎啕大哭恭送皇帝,等待着捷报传来。
与此同时,大批的粮草军械也在及时送往河北路前线,整个大宋都在为战争而服务。
到了八月初,一切准备妥当,赵昭率领大军出发,御驾亲征,迎战契丹!
ps:
抱歉,雷雨停电,更晚了,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