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国色江山 > 国色江山第63部分阅读

国色江山第63部分阅读(2/2)

夺过赵从益,众人转身便走。

    赵从益被抢走是真要了花无色的命,情急之下,花无色一把抱住王越的战靴,哭道:“潞州王!你还能为魏氏送终,却位何不留从益为我养老?”

    “且慢!”王越喊住众人,转身问道:“太妃此言何意?”

    花无色言道:“人言殿下早年丧父,以敬养母亲为孝。如今贱妾亦是孤儿寡母,妾无掷戟之力,子无扫帚之高,殿下此举于心何忍?”花无色哭得泣不成声,王越见美人落泪,似桃花绽露,楚楚动人,不免心生怜惜,再闻其言字字穿心,说到王越心痛之处。

    王越言:“孤王若得龙位,定不负太妃一片苦心。”遂归还赵从益,离后宫而去。

    王越入主洛阳效仿当年的大哥赵烁自称监国,数日后在冯道等人拥立之下,称帝即位。贬愍帝赵从厚为鄂王,改元清泰。

    王越夺得皇位,但赵从厚尚在郭无为处,王越抛却昔日兄弟恩情便致信郭无为索要赵从厚。

    郭无为得新君书信左右为难,召军师桑维翰问道:“今得书信,天子令我送赵从厚入京。我乃是先皇的辅国将军,更是先皇的结拜兄弟,如今天子反目,我怕是我一旦入京只恐有去无回;倘若不去,王越必言我抗旨不遵,如之奈何?”

    维翰言道:“以下官之见,主公当送赵从厚入京,用从厚人头换两年的太平。”

    郭无为问道:“何人可担此重任?”

    维翰言道:“主公势力不及王越,若派部将前往反易归附王越。能当此任者非主公之妻,永宁公主。即便王越扣押公主,也不敢轻举妄动。”郭无为听了,连声称是。

    柱国大将军郭无为依照桑维翰之计,遣永宁公主送鄂王赵从厚入京师。王越闻知大喜,对军师韩章别言道:“朕命郭无为送鄂王回京,未想郭子如此胆怯,已令永宁公主亲送鄂王入京。”

    章别言道:“既然永宁公主亲往京师,主公万不可让永宁公主再回太原。”

    王越疑惑遂而问:“何出此言?”

    章别道:“昔日先帝未阻契丹南侵,令郭无为镇守太原手握重兵,郭无为又与陛下幼年旧交,对陛下知根知底,实乃朝廷大患。今永宁公主入京,陛下可将其扣为人质,善养厚待,郭无为必定不敢造反。”王越听后大喜,便依计而行。

    这正是:昔日袍兄反目仇,今宵有意便扣忧!

    正文 【240】 暗流涌动(四)

    郭无为无奈之下,只好按照计划将赵从厚送至京师,王越降旨贬赵从厚为卫州留守,即日既往赵从厚仅得马车两驾,随从数人前往卫州。马车行至半路,忽见前方闪出蒙面者百人,刀枪林立,一字排开,拦住去路,赵从厚大惊,问道:“敢问诸位,何处好汉?”欲知

    其中一人言道:“来者可是鄂王赵从厚否?”

    从厚答道:“小王确是赵从厚。”只见那人一挥手,几个刽子手举刀上前砍了车夫和几个随从,吓得赵从厚是抱头哀求。那蒙面头目提刀走向近前,把面罩一拉,言道:“殿下气数已尽,在下就让殿下死个明白。”闻听此言,赵从厚才抬头观望,见此人一对剑眉之下二目凶杀,鼻高口阔,颔下短髯如针,正是降将杨光远。

    “你是王越派来杀我的?真是兔死狗烹,想不到王越竟然赶尽杀绝。”赵从厚面无人色,口中悲叹。

    “没错,本将正是潞王麾下大将杨光远,奉密诏在此取鄂王性命。”杨光远道。

    赵从厚伏地哭诉:“杨将军何不留小王一命,从厚定为将军立长生牌位,永志大恩。”

    “恕难从命!天子念与殿下叔子之情,赐汝自裁!”杨光远将刀递于从厚。从厚接刀嚎啕而哭,少时自刎而死。

    杨光远回洛阳复命,王越也滞留永宁公主使其不得返回。永宁公主被王越软禁洛阳已有一年,百思不得脱身。

    永宁公主身边有一侍卫名曰史弘肇,字化元,郑州人氏,此人本是郭无为贴身侍卫,郭无为见其武艺高强,为人机敏,令其保护永宁公主。永宁公主令史弘肇带番邦珠宝一宗前往丞相冯道府上求计,冯道闻史弘肇是公主所遣,便令后堂相见。史弘肇一见冯道单膝跪地言道:“小的史弘肇见过丞相大人。”

    “小壮士请起,坐下说话。”冯道言。

    史弘肇谢座一旁,冯道问:“公主差你前来寻找老夫,不只有何叮嘱?”

    史弘肇言道:“回禀丞相,小的此番前来乃是为当今皇上不准公主返回太原,公主为求脱身之计,特命小的前来。”

    冯道一捻长髯,言道:“不是本相不能送公主出城,只是圣上不允,谁若抗旨,则龙颜大怒呀。”

    史弘肇赶忙拿起所带提盒,打开盒盖将公主所被宝物献上,并言:“此乃公主孝敬丞相的一点心意,此宝皆出自塞北番邦,中原罕有,丞相大人万望笑纳。”

    冯道一见这盒中珠宝,个个晶莹剔透,宝光夺目,冯道笑道:“这让老夫如何是好,不过若想脱身到有一人能助公主。”

    史弘肇言道:“请丞相明示。”

    冯道言:“皇上重孝道,素来怜悯孤寡妇人,京城之中能让皇上崇敬之人,惟有王太妃。公主若求太妃,尚有生机。”史弘肇大喜,谢过冯道,即回永宁公主寓所。

    史弘肇将冯道之言告知公主,公主即可令人准备车辇,往后宫探望太妃花无色。这永宁公主年长花无色八九岁,但依旧尊其辈长,大礼相见,花无色将永宁请入寝室相叙家常。

    闲聊少时,永宁言道:“小女来京已有一年,奈何圣上总念兄妹之情,再三挽滞留,使我不得与驸马相聚。还望太妃助我与敬瑭团圆。”

    花无色少思片刻,言道:“皇上到是可怜哀家寡居之苦,多有敬重。不如我在宫中设宴,请圣上来此,你我二人多加诉苦,力求皇上怜悯,你看怎样?”永宁连声称道,二人定下巧计,邀王越往宫中赴宴。

    花无色摆宴绛霄殿,王越闻邀欣然前往,军师韩章别随行左右。来至绛霄殿有小太监迎驾,见韩章别跟随皇帝身后,奏道:“启奏皇上,太妃懿旨设宴只请李氏宗室,臣公不得赴宴。”

    王越一听,即令韩章别在殿外候驾。赴宴者不过四人,坐主席者自是太妃花无色,王越与永宁公主分坐两侧,还一个副陪名曰李从敏,乃明宗皇帝族侄,爵封泾王。

    酒席之上,四人叙谈皇族旧事,花无色与永宁频频向王越敬酒,王越对花无色是既怜爱又敬重。

    王越虽有好色之心,但又重孝怜寡,花无色既是寡妇,辈分又是庶母,碍于体面不好乱来。花无色美貌绝伦又曾做歌姬,眉目之间便令王越如痴如醉。花无色见王越已有醉意,对其言道:“妾在后宫久居,深知女人寡居之苦,永宁公主久在京师亦有思夫之念,中秋将至,陛下何不让公主与郭无为团聚。”

    王越饮下一盏酒,言道:“公主不住京师,难道是朕照顾不周?”

    永宁赶忙答话:“圣上待我兄妹情深,小妹感激万分。”

    王越怒道:“那你为何一味的想要速归,难道是跟郭无为同心谋反?朕有何惧?回去便是。”这一语惊人,吓得公主魂不附体。只见王越摇摇晃晃起身欲走,花无色一把拉住王越问道:“陛下何往?”花无色这玉指掐腕,竟把王越拽倒在地,酒醉不醒。

    花无色对李从敏言道:“泾王,传万岁口谕,送永宁公主连夜回太原。”李从敏生性忠厚,便将旨意传下,把永宁公主送出后宫。

    韩章别见永宁出宫,焦急万分意欲闯入,花无色闻殿外吵嚷便起身观瞧,一见是韩章别欲闯入,花无色厉声怒道:“圣上留寝绛霄殿,由本宫侍驾,大人勿自讨惊驾之罪。”韩章别不敢再言,只得在外候着。

    过了一个时辰,李从敏回至绛霄殿告知花无色,公主已连夜出城。等王越醒来,只见花无色、李从敏坐于一旁,周围有几个宫女、太监伺候。从珂问道:“朕怎会睡于此地?”

    花无色答道:“昨夜陛下酒醉,逐走永宁公主,醉卧于此。妾等恐陛下龙体有恙,便在此侍候,未敢离去。”

    王越惭愧言道:“有劳太妃守夜,起驾回宫。”

    王越出绛霄殿,韩章别问其缘故,王越不知所言,只是后悔放走永宁公主。

    永宁公主日夜兼程返回太原,见郭无为便细说京城之事,郭无为大惊,自知王越已疑心自己,便召集众将官商议对策。郭无为麾下有一大将姓景,名延广,字航川,陕州人氏。景延广言道:“当今万岁乃先帝袍弟,与公主还有结拜亲缘,只是当今万岁穷凶极恶,跟主公本非一脉之人又怎么能相容。与其逼反,不入造反,另立明主。”

    郭无为言道:“若是其兵当出师有名,而今惟有许王赵从益乃先帝嫡子,众人以为可否?”左右将官连声响应,郭无为即刻另桑维翰草拟檄文,并拟奏章请王越让位于赵从益。

    檄文发出不过十日,有士卒来报,颖州团练使高行周率一千人马来投,郭无为大喜,遂封高行周为太原布阵使;不久,又有雄义指挥使安元信率八百士卒来投,郭无为喜出望外,亲往城外迎接。

    又过两日,探马来报郭无为,王越命大将张敬达为兵马元帅,韩召胤为参军,统兵十五万北伐太原。郭无为急召众将官问道:“王越一月之内汇集马步军十五万,看来对本王早有戒备,诸公可有退敌良策?”

    军师桑维翰言道:“主公,大战在即,敌众我寡,倘若王越勾结契丹则太原腹背受敌。维翰以为主公应先北合契丹,借兵南下以便南面相抗。”

    景延广言道:“今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窥视中原久矣,若借契丹兵马,只恐辽主漫天要价。”

    桑维翰言:“可割让沿门以北,幽云诸州酬谢辽主。再与辽主结父子大礼,立定盟约。”

    副将刘知远立刻反驳道:“雁门以北有十六州,割此厚土则契丹后患无穷。尊辽主为父,又从何说起?”

    桑维翰言:“二十年前先皇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换袍易马结为金兰,先帝赵烁与完颜烈自是兄弟,大王理当小耶律完颜烈一辈,可结为父子。”

    郭无为本想反对!却不知道此时的契丹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阿克苏在朱温败走后,便暗中潜入契丹,三年之内竟然联合完颜烈逼宫中军帐内,女王柳如烟无奈之下退出宫廷,携带着表妹顾莺灵南下中原,打算投奔赵烁。面对着右翼王被乱刀砍死在叛军之下,还有伯雷王也惨死于完颜烈枪下,这个罪魁祸首似乎歹毒的出乎意料,却是阿克苏从中挑唆,完颜烈是一个忠勇之人,一心为了报昔日飞鹰客栈之仇,便甘心委身阿克苏帐下。

    该年五月,阿克苏自立为契丹王,改耶律姓氏。

    后完颜烈挥兵起义,将阿克苏赶下王位,自己代而立帝,自称耶律德光,号称德尊昆仑,谥号辽太祖!

    在说柳如烟真是世态炎凉,上天逗人!到了中原,好在有赵烁昔日好友上官云带路,这才一路规避没被卷入战乱之中。

    寻求无果后,上官云便带着两个连日赶路早就弱不经风的女子,乘坐马车向关山赶去,那里地势偏远,战火不易燃到。

    这正是:多情寡义惨遭变,负心汉子无影踪!

    正文 【241】 太原大战

    回到太原府,眼下王越麾下的大军即将压境,郭无为心中暗自计算,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这才不再顾及景延广、刘知远连声反对,急忙向契丹称臣,郭无为听信桑维翰之言,对众人言道:“不求契丹,我军风险太大。本王意已决,请军师速往漠北求兵。”

    桑维翰携郭无为书信出使契丹,递上奏表,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喜,郭无为所提之是尽皆应允,约言整兵五日,举六万雄兵南下相助,以信炮为号。桑维翰大喜,辞别耶律德光,回太原复命。

    话说后唐大将张敬达率十五万列阵太原城下,郭无为城内仅有兵马五万,闭关不出。唐兵军师韩章别对张敬达言:“郭无为自知兵少,闭门自守,大帅可分兵断其粮道,叛军无援久而必乱。”

    “军师之计正合我意。”张敬达遂令三军阻断太原粮道,困死太原,又令索自通、杨光远率兵攻城,挫其太原守兵军心。郭无为命景延广、刘知远、高行周、安元信等分兵拒守,连攻数日互有死伤。

    一夜,高行周率兵寻城,忽见北门有信炮打出,白烟升天。高行周即刻报至中军,桑维翰对郭无为言道:“此乃契丹兵马暗号,主公速率兵杀出,以应契丹。”郭无为大喜,即令景延广、刘知远、高行周、安元信分兵四路,四面杀出。霎时间,太原城上绽蕾擂动,称下喊杀震天,唐兵尚在睡梦之中,闻叛军袭营,仓促应战。两军夜战正酣,辽主耶律德光率六万精兵,由北面杀来。唐兵始料未及,阵脚自乱。

    杀至天明,张敬达败退二十余里,令索自通等重整残卒,尚有八九万人。张敬达正欲修正兵马,探马来报契丹兵马奔袭而来。军师韩章别气道:“未曾郭无为暗中勾结契丹,当速整兵列阵迎战。”张敬达即刻命三军列阵。

    张敬达、杨光远率精兵位前队,大将索自通为后队。张敬达正欲与耶律德光兵马交战,未知辽国大将萧辖里率三千骑兵由东面杀来,斩断唐兵前后队,唐军首尾不相救。激战半日,张敬达大败而退,尸横如山,斩唐兵数万级。

    郭无为会合辽兵出战告捷,自是喜出望外,在太原府北门外大犒三军。郭无为对德光言道:“多蒙陛下举兵相助,卑职原与陛下结为父子,永结盟好。”德光大悦,遂令人北门外设案焚香,郭无为年长耶律德光十岁,却再三跪拜,尊其为父皇帝,称臣称子,奴颜婢膝,甚是屈辱。耶律德光封郭无为为晋王,并慰言:“朕兴师远来,当即与吾儿速破唐贼。”

    王越言道:“连夜激战,将士劳苦,先请父皇往城中休息一夜,明早出兵晋安,为时不晚。”德光应允,遂率兵屯驻太原。

    张敬达败退晋安,麾下不过还剩三万败卒,皆以无心再战。次日天明,杨光远来报:“大帅,耶律德光、郭无为已率辽兵合围晋安。”

    “带兵多少?”张敬达问。

    杨光远言道:“兵不在十万之下,旌旗满山遍野,远望无边。”

    “传令三军,与之决战,胆敢言降者斩!”张敬达言。

    杨光远是个朝秦暮楚之人,见副将符彦卿言道:“大帅欲与决战,奈何军心不振,不如早降。”符彦卿亦有此心,二人议定。

    杨光远、符彦卿率十余名亲兵来见张敬达。未等敬达开口,众人一哄而上,将张敬达诛杀。杨光远遂令三军开城献降,归降唐兵皆为郭无为所辖。

    晋安大胜,郭无为率兵南下,沿途各路兵马皆畏惧而降。自潞州至洛阳沿途之上,百姓人心惶惶,官吏各谋生计。

    王越连发调令,奈何各路人马各怀鬼胎,无人响应,多有倒戈归降郭无为者。王越自知大势已去,令皇后刘氏及宠幸诸妃积硫硝于宫中,太妃花无色众见曹太后与妃嫔交相哭泣,上前慰言:“事出紧迫,不如暂且躲避,待驸马入京,听候定夺。”

    曹太后泣言:“李氏满门皆亡于此,老朽何再生于世!”遂与王越刘皇后等诸妃嫔举族自焚玄武楼。惟有花无色抱许王从益逃至逃至绛霄殿得以保全。

    再说王越在自然之时,却唯独见自己头上被泼了一盆冷水,便当场晕厥了过去。在等晋安士兵前来查探时,地上已经遍布灰烬,尸骨焚烧,已然辨认不出,只好将王越自刎的事情告知了上司。

    后唐就此覆灭!

    一日之后,郭无为与耶律德光兵临城下,朝中百官开城献降。丞相冯道伏于北门外,率百官迎耶律德光与郭无为。郭无为问:“王越何在?”

    冯道答:“昨日晚间,王越举皇族满门自焚于玄武楼下。臣等顺应天命,在此恭候大辽皇帝、晋王千岁。”

    耶律德光对郭无为言:“皇儿出兵既为复明皇帝嗣位,当先寻许王赵从益,以正君位。”郭无为连连称是,又对众臣言道:“诸位臣公,我郭无为起兵乃为复明宗皇帝血脉,诸位速寻许王赵从益,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