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脊梁 > 第164章:捷报抵长安

第164章:捷报抵长安(2/2)

而战……苦战四时辰,陌刀军以两万四千伤亡,斩敌伤敌各五万余……”

    三万陌刀军被六倍于己的敌车轮而战,苦战四个时辰,伤亡两万四千。预示着罗通的主力已经残了,而颉利手中还有七万完好的精锐之士!

    李世民念到这里,冷汗都冒出来了!

    而听着的也无一例外的在这大冬天冒出了一身冷汗!

    战报虽是简略!

    但,一个个惊人的数字,无不显示出这一战的惊心动魄。四时辰不间断的作战,罗通与陌刀军这一仗是何等的艰难。

    如此艰巨之战,纵然是李靖、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侯君集等名将猛将,也不敢说自己做到这一步。

    “臣背风结阵、顺风而战……时有强风暴雪,突厥贼寇逆风而战、目不能睁,体力消耗倍而增之,最终,全军溃败……”

    “漂亮!”

    “这阵结得好!”

    “利用风向阻敌,前所未有,冠军侯,名将也!”

    ……

    满朝文武轰然叫好,逆风、顺风都考虑到了,甚至连空气中的阻力罗通都利用到了极致,他这一手实在太漂亮了,便是李世民、李靖也是叹服不已。

    但这些熟悉兵事的人听了,却无不心酸:这是敌众我寡给逼出来的小小点子啊!若是有充足的精兵在手,谁会如此事无巨细的考虑?听到突厥最终全线溃败的消息,满朝文武先是高兴,可接着却是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一个个心头发颤,对这些浴血奋战将士生出了无限敬意、无限怜惜。

    一些人,甚至连眼泪都流了出来。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继续念道:“是时,潜伏之一万骑兵,以排山例海之势突出敌军……”

    此言一出,满殿传来了一阵阵咝咝之声。

    正面战场的陌刀军都全废了,罗通竟还藏得住兵马!这小子太能忍、也太狠了。

    但,他这一手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从而给了突厥致命一击。

    李世民、李靖的眼神在空气中作了一次无声的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撼、欣喜之色!

    自古慈不掌兵,说得便是此理。

    罗通最后这一手太完美了,他这一手简直是神来之笔,深具盖世名将的铁血之风。

    李世民欣慰的感慨了一阵,把战报一口气念完。这些都是战后清点的内容了。

    除了歼敌生擒各五万之众,就是不计其数的缴获!让人瞩目的缴获中,就有宛若传国玉玺一样的狼头大纛!

    战报之外,还有一封写给李世民的私信,这里写的更为详细,这里既说到初到朔方突厥就大举入侵的消息,也介绍了夏州的实情,这里包括了长城受损、不能御敌的现状,也包含了对突厥“蝗虫”过境的担忧,以及力排众议的“艰难”抉择……

    李世看了一遍,索性当众念了出来。

    满朝文武这才恍然明白,之前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了,原来罗通根本没时间向朝廷汇报。这等大事突然出现,罗通这么一个不足二十的少年郎,肩头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听着他理智的分析,再次惊出一身冷汗。

    若不是罗通力排众议,破残的长城必失。长城一旦失守,突厥便能成功过境,届时,对于大唐而言,突厥造成的伤害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之前还在抱怨李世民任用罗通坐镇边陲的大臣无不庆幸,无不叹服李世民的识人之明。且不说这辉煌的战果了,单是这主动出击的气魄,都不是一般人敢决定的。

    私信没有战报那般正式,语气比较随意,让李世民放心之余,罗通也提出了唯一的请求:那就是将阵亡将士集中葬在契吴山。

    罗通在信上写:“古之匈奴有汗庭山供奉他们的英灵,今之突厥也有得胜山……为什么我华夏、我大唐就没有一个祭奠对外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的地方?秦有蒙恬,汉有卫霍、李广,后有乞活军冉闵…史万岁、长孙晟等对外战争的民族英雄……今有我们死难的两万多英烈……若我大唐无一个英雄纪念之地,让我们、我们的子孙如何祭奠英烈?如何缅怀先烈?如何知道前辈创业之艰难?我们英勇无畏的将士为国家统一、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若无一个归宿,又怎么能在九泉之下安心?我们的后代子孙又怎么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英烈们带给他们的一切?有鉴于此,小婿决定捐出家资,在契吴山亦或是在朔方城建立一个安放英灵的民族英烈祠。”

    “我要将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的骸骨埋葬其中,在墓碑上深深的镌刻下他们的名字、记载他们的功绩,以供千秋万代供人瞻仰,万世千秋英明永存!从而使英烈的名字永远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小婿此议,还望岳父批准。”

    罗通的话象重锤一样敲击着满朝文武的心,是啊,这一点所有人都忽视了。活着的人还活着,还能够享受战后的生活,但牺牲了的战友们,再过个几十年、上百年,还有谁能够记得他们?还有谁能够记得他们曾经为祖国付出的一切?

    李世民念到最后,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罗爱卿言之有理,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忽略了对牺牲英雄的重视。朕不仅同意罗爱卿的建议,还要在长安择一风水宝地,建一个大大的大唐,不,民族英烈祠,其中,又分夏、商、周、秦、汉、晋……英烈祠,工部负责选址兴建事宜!礼部、史官负责收集从古至今的历史英雄事迹,不仅是为民族牺牲的英雄,但凡有贡献的先辈都要收录其中。而,属于我大唐的英烈祠就从太原起事开始收录,除此之外,还要预留大量位置,以供以后为我大唐作出贡献的英雄、名人……这其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在座的诸位……”

    “陛下英明!”

    瞬间,满朝文武胸中热血沸腾,万万代拜祭啊!这是何等殊荣?这种大事,蠢货才会反对。

    长孙无忌第一个说道:“陛下,臣愿意捐出从此以后的全部薪饷,帮助陛下建成民族英烈祠!”

    李世民挥手制止住了其他准备捐献的文武大臣:“不用,不用!你们的钱还得养家糊口,建英烈祠的朕拿得出,虽然现在大唐各方面用钱的地方很多,但再穷,这个事一定要优先解决。”

    李世民日后兑现了他的诺言,在贞观十年的时候,占地面积达高达20万平米的“中华英烈祠”在长安建成。英烈祠之美仑美焕,气势雄伟,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