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勋阳布衣 > 第269章 展露獠牙 中

第269章 展露獠牙 中(2/2)

 立下大功不张扬,不对战功分配提任何意见,甚至一句话都不说,虞允文很欣赏张天垒的做法。

    邝医官结束了对虞允文的诊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被虞允文叫住了。

    头脑清醒很多的虞大人,感念邝医官自汴京开始的悉心照料,铺开笔墨,挥毫写信。

    邝医官大概能猜到信的内容,竭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

    虞允文用过私印,封好信口,把信交到邝医官手里,“有劳邝医官看顾本官这么久,本官无以为报。”

    “听闻令郎子承父业,两次考取太医院而不得。这里有封信,邝医官可以让令郎交给太医院的提举大人,或许能帮衬一二。”

    “若是令郎能学到邝医官的一半水准,到时本官向翰林医学院推举令郎,也未尝不可。”

    邝医官连连叉手行礼,狂喜着退出大帐,打算回去就把不争气的儿子打一顿,让他好好学医术。考取不了最尊贵的制科进士,子承父业,当个翰林医官也不错。

    邝医官离去之后,虞允文躺倒在床上,缓慢而又详细地分析着在北岸的那场大败,以及兵败之后为何能够撤退大半军士。

    官军明明在兵力、军械和粮草上占据莫大优势,却在方腊军的攻击下,很快接近崩溃。

    官军大败之后,居然能够奋起余勇,在狭小阵地上承受着巨大的伤亡,死死挡住方腊军精锐的轮番冲击,保证了撤退行动有序进行。

    虞允文每次想来,都有一种很可惜的感觉。若是一开始便采用了张天垒的三条计策,北岸临时营地还会丢失?

    军将里有不少坑货,虞允文承诺免去这些人的罪责,便是要鼓励军将效死力。

    事后来看,张天垒的第一条建议直指人心,很快稳定了战场形势,这是成功撤退的前提条件。

    伤残军士是个火药桶,优先将这些人撤离,才能保证底层士兵的斗志。

    从第二条建议来看,张天垒对底层军士的心理相当了解,是真正在领兵细节上下过功夫的将领。

    大头兵最担心身后事,忧心本就穷困的家庭没了自己之后,生活陷入无助的境地。

    虞允文从张天垒的第三条建议中,得到了一样十分重要的收获:什么军法,什么恩义,都没有铜钱、交子、细盐、绢布、粮食好使!

    虞允文对比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指挥是多么粗劣,张天垒的三条建议又是多么精妙。

    张天垒的撤退三策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充分表现了良将的素质。为了鼓舞南岸守军的斗志,不使北岸的战败影响到南岸,张天垒不惜让人传话说北岸大捷,更是体现了临机应变的作风。

    在虞允文的心里,张天垒已经是大周难得的良将。

    作为站在当世顶端的士大夫,作为志在治国平天下的圣人子弟,虞允文不是读书读傻的掉书袋,而是崇尚实务的能臣、干臣、名臣。

    虞允文从来不惮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提高。也是靠着莫大的心胸、毅力和智慧,虞允文之类的名臣才得以一路过关斩将,登临大周朝堂顶端,成为天下读书人景仰的前辈先生。

    休息一阵之后,虞允文在手记里写道:敢战之军,非拼凑可得;敢战之兵,需知晓其心意;敢战之将,需任其施为。

    手记也称手札、日志,是大周读书人随身携带,用以随时记下事件想法的书册,与明月庄的日记本子作用相当。

    放下狼毫笔,虞允文没有为南岸的战局担忧。

    南岸营地太小,如今聚集了两万出头的大周军,还有上百战船随时靠近江边支援。方腊军除非打残襄州水军,否则攻打南岸营地只是送死。

    换上睡袍,戴好发带和护须袋。虞允文朝北方看了一眼,光洁的牙齿在鲸油大蜡的亮光下显得有些森冷:永乐伪朝的逆贼,以为国朝就这点能耐吗?还剩不到两天,便是尔等的灭顶之日!

    钱塘江水涌动,东海之浪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