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雨好似更大了,雨点有豌豆大小了,雨滴高高溅起了地面的泥水,雨滴砸在人身上还有点疼痛感呢!
“天亡我太行啊!”一位老者跪地振臂高呼。
周围的人好像都没有斗志,皱着眉头,憋着嘴,显得的很消沉。
赵卫也慌了神,低头哀叹。
但是神奇的是,虽然雨在不停的下,但是河堤的水位不但没有涨,反而还有所下降!难道是龙王爷保佑,或者是上天听见了民众的心声。
“叮~宿主,你的计划好像成功了哦。”系统冷不丁的冒了出来。
“嘿嘿”赵倾挠了挠头,好像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一般。
系统接着说到:“知府那边已经凿开了一个大口子,上游的水被分流了不少呢!”
赵倾微微一笑,转头看着一看,赵卫一脸疑惑,周围的侍卫看着跪拜神灵的民众呆住了。现在仿佛整个世界只有赵倾是明白人。
“爹爹!”赵倾轻拍赵卫的肩膀:“成功了!”
“哦!?”赵卫一脸疑惑的转头看着赵倾,希望从她口中得到答案。
赵倾侃侃而谈:“早些时候让知府他们去上游,就是在无人的地方凿开几个口子,一来可以泄洪,二来可以减缓太行堤的压力。”
“之前以为他们会偷懒,还有点不放心,这次真的是,哈哈哈”赵卫拍着衣服笑了。
周围的人一听,纷纷夸赞赵倾的足智多谋,赵大人生了一个好女儿啊。
都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而赵卫却又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还是有问题,这天公不作美,迟迟不肯退雨,恐怕分流只是缓兵之计,治标不治本!”
赵卫想来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员,见识也算广博,也治理过很多水患,说出这样的话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现在落到实处,赵卫做了难,因为之前治理水患都没有遇到此种情况,太行的地势又有些奇特,按之前的经验也无计可施,只能用干渠导流一试。
所谓干渠就是,在原有的水流渠道上再建立一个支流渠道。达到分流和引导水流的作用。但是此法对太河不似管用,因为太河水流大,水面宽广,又遇到汛期,实施困难。
赵卫也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呀!
而此刻赵倾口中却冒出一段诗句: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
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此诗句就是当年来写都江堰工程的,而借鉴此法,以烧石开山为主的传统办法,把石头烧破裂以后,将碎石推入太河中,形成水道,就可以成功分流护堤。
玉山向西伸进太河的这一块山尾巴,用人工开凿岩石,给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太河一分为二,可以分一部分江水向东,灌溉成都平原了。
东面的河道,叫做“内江”。其中“内江”有人工导流渠的意思,每年到了枯水期,就组织人工,对“内江”进行掏挖,挖得比外江低,这样,就解决了枯水期江水的问题。同时,内江在凹岸,外江在凸凹又刚好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
此法绝妙,长久的解决了太行千百年来的问题,将水从患变成利,听闻的百姓们一脸茫然,表示听不懂。
但是赵卫大惊,赵倾居然有此等计策,此等绝妙的计策自己前所未闻,而且按照他的经验此法落在实处是一良方啊,如果是儿子早就把赵家的基业传给她了。
赵倾在心里暗暗窃喜,还不都是因为之前没有好好背书,刚好老师体问都江堰这段,她不知道,被罚抄几百遍呢。
当时还在心里暗暗的骂老师呢,现在想想,也还是值得的,正是验证了一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赵卫也不愧是尚书一职,很快就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为了保证安全,还征调了不少民工来修筑太行堤。
想来朝廷的其他官员也是聪明,防汛可是大功一件,而且其中可能捞到不少银两,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和赵卫挣抢此等差事,也没有一个人要协助赵卫的意思,肯定之前都调查过此事,明白了不好做,唉!想来这个也是大姜衰落的原因之一呀。
而赵倾和赵卫此刻都没有注意到,在民众里面有一双眼睛在狠狠的盯着他们,目露凶光,和赵倾眼光碰撞了一会,又立马低下头去,而赵倾也没有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