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对外征战,注定了会给国内的民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是现在大汉的工商业已经在快速发展,在农部的主持下,杂交水稻等等的研究也按部就班推进,可是毕竟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民生的改善和战争带来的压力也时刻都在向前,但战争的持续,只会让后者胜过前者。
其实尉迟炽繁的心也没有多大。
天下太平,这不过是这些战乱中走出来的人们心中一点儿夙愿罢了,实际上什么时候实现,大家真的已经不在乎了。尤其是现在对于南方和中原的百姓来说,边关的战乱已经没有多少影响,自己岂不是已经在享受和平年代的感觉了么。
只不过税收以及高速运转的工坊、因为转运器械和粮草而车水马龙的运河以及官道还在提醒着他们,大汉仍然没有从战火之中解脱出来。
尉迟炽繁真正在乎的,实际上还是自家陛下的生前身后名。
无论是她,还是后宫之中的其她姊妹们,自然都不希望为天下耗尽心血的陛下,最后在史书上留下好战的骂名。
世人往往记仇不记恩,但凡有点儿小矛盾,睚眦必报,可是往往别人的救命之恩,也换不来一句谢谢,就算是有谢,一句“结草衔环,来生做牛做马”客气一下,保不齐下一次又因为什么冲突而站到对立面去了。
所以法家所强调的“人性本恶”,需要法律来约束,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
尤其是乱世刚刚结束,从乱世之中活下来的人们,往往不啻于使用最恶劣的态度去思考和评价一个人,并且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戒备。
对于君主,亦是如此。
李荩忱一统南北,结束了华夏大地上三百年的乱世,或许大家都在拍手称快,可是当大汉继续和西北吐谷浑、辽东高句丽开战之后,恐怕就开始有一些人会用恶劣的心思来揣测陛下,冒出来“陛下实际上只是残忍好杀、是个战争狂人罢了”,“所谓的一统,不过是他对外杀戮之中的一场战争”之类的言论。
而假如大汉的对外战争持续时间太长,又经受失败,甚至是只是惨胜,这种论调不至于甚嚣尘上,却肯定就会出现在很多人的心中。
归根结底,继续对外扩张所带来的好处,只会被那些能够抓住机遇、努力上进的人所获得,无论是最底层寒窗苦读的士子,而或者铁匠铺中奋力抡动锤子的铁匠,他们都能够在新的时代、新的制度和新的战斗中获利。
可是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就会觉得朝廷不过是穷兵黩武罢了,至于扩张所带来的那些好处,无论是大量的资源还是黑压压的奴隶,又或者是肥沃的土地······他们不会去争取,自然就什么都得不到,只能在背地里说风凉话,然后一直把自己贫穷的缘由归结在朝廷的对外征战中。
时代大潮在翻滚向前,这样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可是在这思想交错、新时代和旧时代交替之际,往往这样的人才占多数。
因此尉迟炽繁也难免担心陛下会承受不住巨大的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