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不懂这篇文,那就证明你不是农村人,你不知道农村人对农村的绝望,更不明白农村人对农村的憎恨。
这里不谈房价,只谈生人。
(咳,不对,是只谈人生。)
穷老二被整个仙迹镇的人看不起,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这事还得从他儿子结婚的那一年起,
穷老二并不是外号,而是本名,他姓穷,排行老二,他自己总自己是古代大将军穷子游的嫡传后人,但作为大将军之后,却混到这个地步,也的确不是很给大将军露脸的。
穷老二人如其名,真的很穷。
是那种,乞丐从他门前过,都不愿意往里看一眼的那种穷。
可是,穷老二被村里人看不起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穷,而是因为他不但穷,还办了一件特别让人唾弃的事。
那就是,为了他唯一的儿子,丢掉了做人的底线。
穷,这个经常和庄稼人打交道的字。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前对穷老二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他人很实在,干庄稼活很卖力气,实实在在的农村人。
村里人嘛,憨厚老实,大多这样。
直到后来,他的儿子要结婚了,这个原本平凡的庄稼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困地步。
穷老二有个儿子,叫穷仨儿,他对自己的儿子可谓是充满希望,并立志将穷仨儿培养成脱贫的一代,所谓穷不过三代,大概是取自这个意思吧。
不过,事出有因,当穷仨儿通过n次相亲,终于傻不拉唧的将对象领回了家里以后,穷老二被瞬间为难住了。
女方虽然其貌不扬,长的丑却想的十分完美,她标榜着附近城镇里的标准婚姻,不但要楼要车,还要0万做彩礼,不然就和穷仨儿分了。
对于女方来,这个要求其实很正常不过,因为结婚的不只是一家,都互相攀比着,谁也不希望自己被其他人看扁了。何况,彩礼这东西也算古来有之的老习俗了,只是数额今非昔比,稍微有那么些偏差。
而且,对于大户人家来,0万不算啥,可是,这里毕竟只是个普通村庄。
这可难坏了穷老二,一个老农民夫妻俩不吃不喝一年收入不过4万多块钱,一辆车都买不起,还怎么买楼呢。
没有媳妇没办法传宗接代,不开花怎么结果,更不会有穷四的穷五什么的了。
燃眉之急,蓄势待发,情急之下,穷家紧急召开了10多年没召开的家庭会议。
大会上,首先发言的是作为户口本主页的穷老二。大度陈词,慷慨激昂。
“仨儿啊,咱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条件并不是很有,我跟你妈盘算了下,省吃俭用的这几十年,一共攒了十三万块钱,可以找个偏僻的地方买个楼不是事,这1万够个首付,也够还一年贷的。至于提到的那车,你爹我没本事,以后咱再,但是肯定会给你买,还有彩礼你和你对象商量下,少要点吧,咱也不是啥地主老财的,以后日子还得过,我老两口子加起来都快100岁了,就算借高利贷,把命搭上也不够还啊。”
穷老二自己搓着那双升满老茧的老手,语气和分寸把握的都是相当到位,态度也十分谦和,没钱这个重点强调的更加明确,几乎用尽了他学水平能用到的毕生才华。
穷老二就差老泪纵横了,他感觉自己如果是儿子,肯定都把自己打动了。
完后,穷老二用那双中肯的老眼,紧紧的盯着穷仨儿,希望可以得到儿子的理解和赞许。
可是,穷仨儿似乎并不买他老爹的帐。
“爹啊,现在娶个媳妇多难,你又不是不知道,车和房结婚前肯定是要有的,至于二十万彩礼,你老去借吧,咱一家一起还!”穷仨儿义愤填膺的。
这些话,让穷老二听了如坐针毡,老爷饿不死瞎麻雀,可谁又会疼苦老农民呢。
借?去哪借?出来容易。
穷老二一生没跟人借过大钱,虽然三百五百的是有借过,但是都是隔月就还,仙迹镇人最讲究信义,也最怕欠别人钱,不想欠别人一针一线的心态根深蒂固,久而久之都已经形成了民风。
难不成要去借那到死都还不上的高利贷吗?
穷老二先看了一眼踌躇满志的儿子,再想想那高高在上的未来儿媳。
现在结个婚为啥这么难,简直成了奢望。
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光棍着啊,村子里像穷仨儿这个年纪的,有好多还打着光棍,他们成群结队,满满当当的都抬不起头来,是村里的笑柄和话头儿。
村里人爱嚼舌头,活着都想多争一口气。
穷老二再一想,如果自己的儿子能结婚,就可以脱离这个被嘲笑的团体,也算是件光宗耀祖显耀门庭的事情。
要么就跟亲朋好友借吧,乡里乡亲不会不给,借的钱,肯定要还啊,慢慢还吧。
已经是十冬腊月,穷老二放下了攒在脑袋上几十年的老脸,去自己那些相好不错的街坊邻里借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