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19 围不赦以威生仁

19 围不赦以威生仁(1/2)

    孙子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是万不得已的最下策,为何?敌人有城为恃,一旦城坚粮足,守将智勇,兵民齐心,再加上外有援兵的话,往往延宕时日,久者,甚而数月年余仍不能下,至於用计取胜,得看机会,因时制宜或能成功,却非是每次都能如此的,很多时候,得等到城中兵尽粮绝,围城的一方才能克胜,既耗粮秣,又损兵员,纵是名将也要为之头疼。更不必说,万一后勤跟不上,可能围城数月,最终也只有无功而返。

    是以,郭嘉建议“围而后降者不赦”,他的这条建议纯是攻心之策,其目的是为了震慑敌城中的守将,从而达到“不战而下”的目的。他建议荀成尽斩韦温军中比千石以上的军吏,以及盖县的长吏、县丞,看起来杀戮甚重,事实上,还是可称之为“仁”的。

    “仁”在两个方面。

    只杀比千石以上的军吏和城中的长吏、县丞等“命卿”,不杀其余,比如品秩较低的军官、民官,比如普通的兵士。此是“仁”之其一。

    所谓“小仁为大仁之贼”,杀比千石以上的军吏和民官中的“命卿”,是为了促使底下的敌城投降,以避免攻城,进而减少敌我兵卒、以及城中百姓的死伤,可以说是用极少数人的首级换来了更多数人的生存。此是“仁”之其二。

    荀成久经沙场,见惯了流血伤亡,平素固礼贤下士,堪称儒将,实也有杀伐决断,他考虑了会儿,认为郭嘉的此议虽是“杀降”与“杀俘”,但对下边的战事确应是有所帮助,有利於己军速克泰山全郡的,因而,虽然欣赏韦温,却亦只能收起爱才之心,惋惜地看了看他,说道:“君死后,我当遣吏檄地方,令照养君家,不使君家受到你的牵累。”

    韦温惊怒,叫道:“杀我一人可也!杀我一人可也!”

    随着荀成的示意,甲士们拖着他下去,很快,他的叫声消失,又很快,一个军吏捧着他的首级献上。荀成令道:“韦部比千石以上军吏,盖县县寺命卿以上者,皆斩。传报幕府,将此事禀与将军。再传檄泰山诸县,晓喻之:盖县城破,韦温等授首,凡有阻我军者,后降不赦。”

    在场的军吏们齐齐应令。

    自有人书写军报和檄文,分别送去州府和泰山诸县。

    郯县,州府。

    荀贞接到荀成的这道军报,召荀攸、戏志才、荀彧诸人议论。

    荀攸等人皆以为郭嘉的此议甚好。

    荀攸说道:“海内扰攘,郡国各自立,明将军所将要攻伐者,远非泰山一郡,用奉孝此议,正可攻敌心,威加天下,若能因之而使敌闻风请降,既惜兵士,又省民力,诚以威生仁者也。”

    戏志才说道:“奉孝此议,犹未足也。”

    荀贞问道:“哪里不足?”

    “与其斩比千石以上及命卿,何如尽屠俘虏!”

    戏志才这是要把守城的兵卒都给一并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