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如今已进入七月中旬,自从上次周润泽去京述职后,已过了一个多月。
周润泽一回到睢州,灾后重建工作就正式启动了。
睢州的赈灾方式多种多样,有粮食赈济、钱币赈济、土地赈济、医疗赈济、房屋赈济、减免徭役赋税、以工代赈等。
这其中有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官赈”,也有民间乡绅志士自下而上的“义赈”。
如今黄河已进入“伏汛”洪灾高峰期,中原大地到处都在闹灾。
然而睢州却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建的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丝毫没有受到洪灾的影响。
新城的建造,黄河的引流,道路桥梁的修复,水渠的贯通,荒芜之地的开垦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在物资充足,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周润泽统筹全局,将各种工程按实际需要,依次上马建造。
不但为灾后重建节约了成本,还解决了近五十万流民的生存问题。
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地面滚烫滚烫的。
周润泽带着一大批官员在新城工地上视察。
抬头四望,工地上人头攒动,尘土飞扬,吵吵嚷嚷,工人们挥汗如雨,汗流浃背,脸上却都带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笑容。
新任州同知张良清汇报说:“迄今为止,共有十二万百姓齐心协力,建造睢州新城。”
“如果工期顺利,年底之前城墙、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均可全部完工。”
如今这年代,生产力低下,新城虽然已经奠基开建一个多月了,地基却刚刚挖好,各种规格的条石、建筑材料等前几天才运到工地上来。
这已经是很快的了,要不是周润泽舍得往里砸银子,估计这会儿地基都还没能挖好。
周润泽想了想,问道:“工部调来的那些工匠这段时间可还好?”
“都还不错,咱们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有什么需要他们倒也肯出力。”张良清笑着回道。
他跟周润泽也算是师兄弟,当然不是一个师傅,而是七弯八拐能扯上关系,在官场上也是新皇一系的人,所以两人相处的倒也不错。
周润泽颔首道:“只要他们能尽心办事儿,吃点喝点都不是大问题,但材料和工程质量方面咱们要多带个眼睛,这都是涉及百年民生的大工程,马虎不得。”
“大人放心,有下官天天盯着,这些方面都会按照高标准严格把控,不会让他们乱来的。”张良清严肃道。
周润泽当着众官员的面,向州判陈秉德吩咐道:“你这边的审计工作也要提高审计效率和监督成效,实事求是地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
“审计工作中更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勇于担当,严格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他虽是跟陈秉德在说话,却也是说给众官员听的。
响鼓不用重锤敲,既然周润泽无数次都在提醒他们,今后要是出了什么纰漏,打板子的时候他也会毫不手软。
这时,李大富小跑着过来,小声跟周润泽说了几句。
周润泽点了点头,和官员们在工地上又转了一会儿后,就各自散去。
顶着一身臭汗,周润泽回到家里。
占地十多亩的黄家别院,如今已经成了周润泽在睢州的住处。
当初薛宝钗她们一过来,就直接住到了这里。
见元春、迎春、探春三姐妹围了过来,周润泽摆摆手,说:
“有什么事儿等会儿再说,我先去洗个澡,这一身的汗太难受了。”
很快,洗了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后,周润泽来到茶室,薛宝钗她们都来了。
坐下后,接过晴雯递来的茶,周润泽向薛宝钗问道:“宁国府真的被抄了?”
薛宝钗点了点头,将一封信递给周润泽。
周润泽接来一看,是贾政写给他的。
信上说,上次贾蔷被弹劾的事儿又被旧事重提,而且这次极为保密,还将人证物证都整齐备了,打了四八王公这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不言而喻,贾蔷被夺了爵位,发配边疆服役,宁国府被抄,田庄被收回。
荣国府也跟着遭了殃,新皇下旨,让他们月底之前将户部欠银还清,要不然他们的下场就会跟宁国府一样。
贾政给他写信也只是通报消息,倒也没有说让周润泽帮什么忙,毕竟宁国府的事儿已经木已成舟,新皇都下了旨,想改变什么代价太大了。
放下信纸,周润泽看着元春三姐妹,安慰道:
“你们不用担心,据我所知,荣国府这边早就将银子准备好了,估计这会儿姨父他们已经将银子送去户部销账了。”
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