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国士陨落 星光惨淡的时代开启?(2/2)
知,讲武堂学员除了士子以外,还有一半人是简拔于行伍?也就是说,若是咱们参军同样有机会上讲武堂!”
“此话当真?具体是什么章程,还请细言!”
“兴平军中,但凡表现优良且识字达标的士卒,就会被推荐进入讲武堂!他们与科考进去的待遇一模一样。吾最近打听了一番,其实这些简拔于行伍的人,前途还比直接考入讲武堂的好!”
“可是参军后,咱们未必比那些老行武强啊?如何能被简拔?”
“兄台,这事吾要给你好好分说一下。你我二人并不文弱,入了行伍身体上就不吃亏。咱们又都通晓文墨,自然比那些参军之后再识字的强。眼下,天下未定战事频繁,以吾看来兴平军还会大扩军,那就需要大量军官,这可是难得的机遇!听别人说,早些年入伍的兵卒起码有近一半有了官身!”
“这么高?如此看来参军谋个出身,未尝不可!只是,这上战阵,刀剑无眼,有性命之忧啊!”
“古话说的好,富贵险中求!再说兴平军是天下强军,这几年战死沙场的人并不多!”
“兄台说的对,富贵险中求。吾决定了明日就报名参军,咱们同去?”
“同去!”
有制度就会有漏洞,聪明人总是能发现可以钻的空当。知识分子参军,其实机遇相当不错。落榜的士子中,有人打起了这个主意。
就在士子们各谋前程的时候,李振新收到了一个噩耗。延安送来紧急消息,军政委员吴有性去世了。
“吴先生身故了?你们怎么不早告诉吾?吾起码可以见先生最后一面!”这个消息对李振新打击相当大,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消息。
军政府主要人员南迁长安后,吴老爷子并没有一同南下。军政大学还留在延安,老爷子舍不下教学工作,就暂时留了下来。
不成想延安一别,就再也见不到这位可爱、可敬的老先生了。吴先生对李振新有特殊意义。他是第一位,加入兴平军的历史名人,毫不惜身的为兴平军做了很多事,这样的人突然故去,怎能不令人惋惜?
“先生最后有无遗言?”
“吴先生说,他死后用火葬!将一半的骨灰埋到振川城,另外的一半骨灰等我军光复江南后,埋到他的故里!另外他希望在中兴大明后,将军能建一所医生大学。”
“吾答应看先生了!先生在延安的安葬事宜,尽快安排妥当!同时在延安做一副上等的棺木,将先生生前的著述都放入其中!派军士一路护送,南下长安,此等国士必须要入国忠祠,供后人瞻仰!先生棺木入长安的时候,吾亲自抚灵!”
吴先生没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他所做的贡献,比这事还大,是正真的大国士,理应备享哀荣。
安排完这些事后,李振新还是有些难受。尤其是看到,听了消息赶过来的宋应星老先生后,心里更不是滋味。明末是民族最苦难的时刻之一,但亦是群星璀璨的时刻。这个时代诞生了无数耀眼的星星,他们是民族前行的灯塔。可如今这些星星们在一个个老去,星光暗淡的时代将要开启了吗?
“不、绝不能发生这种事!”李振新默默的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阻止这事的发生,必须竭尽全力让暗淡的星光重新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