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获得路萨蒂亚地区;普法尔茨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8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9瑞典获得神圣罗马帝国500万塔勒的赔款。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
同时,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它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
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1576年—1612年在位),被传统历史观点认为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统治者,他的政治失误直接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
他同时又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忠实爱好者,还热衷神秘艺术和知识,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发展。他对当时的艺术和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和约翰内斯·开普勒联系密切,先后任命他们为皇家天文学家编制星行表。
鲁道夫二世并不是一个令人生恶的暴君,但也不是一个好皇帝。也许是生不逢时,也许是不幸生在帝王家。
无论是其他时间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当时大多其他国家,一个碌碌无为(或者美其名曰无为而治)的君主总是能被容忍,甚至是各方势力所乐见的。
偏偏这个时候的神圣罗马帝国,急需一位强势的君主,鲁道夫二世的庸碌,让帝国错过了最后挽回的抢救机会,也注定了自己的悲惨结局,还不可避免的背了一个大黑锅。
平心而论,这时神圣罗马帝国的情况,是否是君王个人能力所能扭转的,都是一个问题。不过鲁道夫三世的管理国家的能力是真的差,这没什么争议。
由于鲁道夫不愿向奥斯曼帝国妥协,而且顽固地认为他可以通过一次新十字军东征统一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1593年他开始了一场同土耳其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606年。
期间的1604年他所统治的匈牙利发生叛乱,1605年鲁道夫被他的其他家庭成员迫使,将匈牙利事务的管理权交给了他的弟弟马蒂亚斯。马蒂亚斯在1606年艰难地分别同匈牙利叛乱者和土耳其人达成和平协议,鲁道夫对此非常生气,他认为马蒂亚斯所作出巨大的让步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因此准备重新对土耳其开战。但马蒂亚斯争取到了匈牙利叛乱者的支持,迫使鲁道夫放弃了匈牙利、奥地利和摩拉维亚的王位给自己。
与此同时,波希米亚新教派抓住时机,提出更多宗教自由的要求,鲁道夫在1609年签署文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赋予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亚和西里西亚贵族以宗教信仰自由和特权,这一举动成为了后来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导火索。
虽然波希米亚人的要求被满足了,但是他们却得寸进尺地施压要求更多自由,鲁道夫只得派兵镇压,波希米亚人转而向马蒂亚斯请求帮助。马蒂亚斯将鲁道夫囚禁在布拉格的城堡中,直到1611年鲁道夫将波希米亚的王位让与马蒂亚斯。
被弟弟夺去所有实权的9个月后,鲁道夫于1612年1月20日去世,去世时只剩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空头衔,马蒂亚斯在1612年6月13日继承了鲁道夫的皇位。
不论如何,现在鲁道夫三世在位是个好事,至少短时间内神圣罗马帝国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也不会有比较危险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