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驾驶室的司机,我们沿着马路边慢慢走过去,看到对着马路这边车窗里的司机,乘客。
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要去看另一边会重新规划一条路线,自然的从车头或者车尾,绕过去。
而越轴就是,我们双脚一用力,直接从车顶跳过去,落在另一边。
对于这种行为,现实中的目击者会目瞪口呆。
放到电影画面里,就是明明刚刚背景是沿街店铺,怎么一眨眼,变成马路了?
观众会因为镜头突兀的变化,所带来的空间错位,而产生不真实感,这种感觉会极大的破坏观影时的沉浸感,甚至引起观众不适。
当时在现场观看拍摄的任虎,就因为陆成康的越轴目瞪口呆。
因为在排除陆成康突然犯病之后,他想不出来,这么突兀直接的越轴出于什么目的。
哪怕他看完了一整场的拍摄,依旧没有答案。
而季红婷,看到陆成康的越轴处理,再听不在画面里的孟时出声,就知道这个镜头的意义在哪里里了。
孟时加的这组镜头,抛开陆成康的越轴,其实很简单。
孟时问,“干嘛去。”
扮演吴青的陈与管自己走。
孟时说,“又去找那个酒吧女?”
这时,吴青才说了句,“她是护士。”
孟时继续说,“我看到她晚上在酒吧当服务员。”
吴青不语,管自己走。
孟时说,“你爱她吗?”
吴青依旧不语。
整个过程中,镜头里都只有吴青。
吴青一直在走,连头部动作都没有。
直到孟时说自己遇到一个跳桥的女孩,让女孩把手给他。
吴青才转了一下头。
孟时在镜头外说,女孩问他,自己有什么好活的。
孟时说,面对女孩的问题,他犹豫了,因为他也想不出来,活着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好活,于是在他的犹豫中,女孩跳下了苏州河。
在这个长镜头对话里,对话的发生过程是突兀的。
因为剧本里交代过,吴青除了从戒毒所出来时,来接他的严峻,再没有朋友。
对话的对象也不明确。
孟时始终在镜头外,没有名字。
吴青从始至终,也只说了一句,她是护士。
而且这句话的语气,与其说是对孟时的回应,更像是自语。
她是护士。
嗯,她是护士。
而跟这句话对应的是,接下来孟时的话。
“你爱这座城市吗,吴青。”
这句话也像是自语。
吴青从戒毒所出来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很兴奋,他想,我有正经工作了,我可以和前女友复合,我要送一朵花给母亲,她们应该都会高兴。
这一段陆成康做了仰拍处理,凸显吴青的“高大”。
而孟时出现的瞬间,陆成康除了刻意的越轴,还将拍摄角度拉搞,变成了小俯拍,让吴青显得“低微”。
因为经过初始的兴奋过后,吴青面临的是更深的迷茫。
孟时在画面之外说,“你爱这座城市吗,吴青,爱上这座城市就像慢慢的溺亡,有人拉着你吗?”
这句话过后,吴青才又抬头。
他望向九月的蔷薇,露出了孩童般的笑意。
在这一刻,他心里认为,当护士的女友,深爱着他的母亲,会拉着他,让他不会溺亡在这座城市里。
季红婷感觉孟时这一段加的很好。
这里原本的剧情是,吴青看着蔷薇笑,翻墙进去采花。
陆成康认为这个笑是整个片子的转折点。
但季红婷觉得除了资深的影评家,电影节的组委会评审,可以理解这个镜头设计,普通观众真的很难把握到他的点。
孟时加的这段,虽然也是意识流,也不好懂。
但在越轴的提示下,已经给够了普通观众自己解读的空间。
在这组镜头里,季红婷感受到了孟时对剧本的把控力和理解,以及表现力跟想象力。
所以,孟时跟陆成康开口“借”摄影组,她便亲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