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起了脑袋,显然他现在还没有转过弯来。
“将军说,信仰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逃兵的问题,根子上还是我们自己的教育和帮扶没搞好,杀人和抓捕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而且杀了一个逃兵,其他的逃兵就再也不敢回来了,下次有幸碰上了,还会孤注一掷,跟我们死拼到底,等于培养了死敌。”
段强把李平的话大意复述了一遍,并且基本没什么差错,显然是特别用心记了。
李平的这番话其实是借鉴了当年红军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结论,甚至连最后的处理方式也是学的人家。
但其他人并不知道,只以为纯粹是李平自己的所思所想。
石磊听完默默的点了点头。
但杨明却在一旁冷不丁的大声道:“将军睿智仁厚!真乃明公也。”
……
接下来的几天,退而求其次只为求财的李平和宋宝来却又再次失望起来。
他们竟找不到大股的乱兵或贼匪了。
虽然也断断续续的打了几个小仗,干掉了百十号敌人,但却再也没有获得过丰厚的缴获,甚至在有一伙儿山贼的老窝那里得到的缴获还不够塞牙缝的。
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再也没有发现哪怕一个为非作歹的真正的左军乱兵,所有被他们打掉的和发现踪迹的全是真正的土匪,而且这帮子土匪们还全都冒充着左良玉大军的名号。
对于土匪们集体性的冒充官军的这种行为,李平也是目瞪口呆。
他猜想这大概是土匪们恐吓士民和自保的一种手段吧!
这样,土匪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人多人少了,只要一说是左良玉的兵马,一般人的反应都是他们有好几十万同伙呢,反抗之心立刻就没了,要么跑、要么只好乖乖就范。
而且,还不用担心官府围剿,可以放开了为所欲为。
但一两个、甚至两三个这么干还好理解,但大家一起都这么干,李平又总感觉哪里不对。
怪怪的,好像是串通好的一样儿。
但不管如何,正是左良玉大军的疯狂抢掠给土匪们提供了盛宴,没有左良玉大军的肆意妄为在先,土匪们又哪里能冒得了左良玉的名号。
沿江两岸彻底陷入了生灵涂炭和民不聊生的状态,有些被洗劫的地方甚至距离真正的左良玉军队所经之处达百里之遥,左良玉的名声完全臭到了底。
至于李平再也抓不到左军的小股乱兵和大股土匪这个事。
李平和众人分析了一下。
不是山区的平原水乡地区聚众的土匪少肯定是一个方面,但信息的严重不足应该才是最首要的。
在陌生地域,哪怕不是山区,情报的获取也远比想像的要困难的多。
别说周边百里。
就是能把周边十里范围内的情况搞清楚都不容易。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农民军的压迫应该是导致左良玉的整个大军并不敢过于滞后。即使是个别还在滞后的队伍,也已经将四散出去抢劫的小股兵马召了回来并开始加速。
而这些不多的还留在后面让李平想追一追大概还能追上的大队人马却又是李平啃不动和不敢啃的。
虽然按理说,本地的土匪们基本不用担心农民军。
反正谁来了他们都是匪,官军、义军对他们来说都一个样儿。
但现在左军过境已有些时日,冒充时间长了会容易露馅并遭到官府力量的打击,所以真正有头脑的大匪们都是在左良玉大军在附近时直接趁乱抢够了就赶紧回窝快乐去了。
至于小土匪们,有点财货的真的只是极少数。
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穷的一笔,组织性和战斗力更是绝对的战五渣,让他们放开了抢有的都抢不到什么,因为互助自保的乡民们也不全是睁眼瞎和吃素的。
老百姓怕官军,但并不怎么怕土匪。
这和抗战时平民们可以任由鬼子们和国军们霍霍但却一般不怎么怕本地的保安团等本地武装是一个道理。
因而很多力量不足的土匪们大多只能搞点小打小闹,有的运气好发了笔横财但也常常马上就挥霍一空,真正能搞出名堂的并不多,否则早成大匪了。
李平倒也听说了几个有名有号的,应该会有钱有粮的,但要么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一时半会儿都抓不到行踪,更摸不清人家的老巢在哪里。
本地百姓就是有愿意提供信息的,常常也是千差万别并大多只有一星半点。
看来通过打土匪发家可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简单,也绝不是想打谁就打谁,几天就能端一大窝。
如果这样话,为害中国几千年的土匪们也不至于直到20世纪的新中国建立之后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李平前些日子的顺利,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土匪们都集体性的出窝了、都大意了、都在这段时间顺当惯了,同时也属于李平的运气爆膨。
当终于又探知并确定了一股大匪们就在他们前行道路附近时,李平当即带着军队像饿狼一样扑了过去。
注释:
关于左良玉避战襄阳后沿江大掠以及大量土匪土寇冒充左良玉之名四处袭扰都是当时的史实。
而且当时的土匪之多也是很恐怖的。
在崇祯十六年冬明庭专门针对土匪招抚的诏书出来后,仅湖广黄州的麻城和罗田等几个县因归附张献忠而再接受朝廷招抚的土匪堡寨就有59个,土匪口众26000余人(含家属)。要知道,这些可还都是有名有号并且愿意招安的土匪,不愿意接受招安和两不靠的应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