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3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七)(2/2)
们给他特许出售职权。凡拥有此权利者,可以在这里用七成的低价进货。其他的供销商就只能九成。”
王绛知道,这只不过是变相的促销罢了。
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这里面有一股浓重的穿越者味道,所以他唯恐言多必失,只是点点头,把这件事应了下来。
至于这些酒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继续听石景润介绍其他的产业。
“除了酒水之外,我们还准备经营一间印刷坊。不过我们临时还不准备印刷高质量的书本,只是用新发明的转轮排字架,印一些汴京城里最新发行的邸报。”
所谓的谍报是官府用来传递各种大事小情的通讯载体。
最初的时候只允许朝廷印刷。
但后来,因为民间商人、士子等各个阶层都有了解朝廷大事的想法,因此就有人悄悄的将邸报掏出来卖,甚至干脆自己编纂内容。在外发行。
据说,宋朝的民间邸报,在准确率上可以达到七八成之多。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数字,尤其在那个信息交流不畅的年代。
不过,对于已经成型的民间举报宋朝,官府也是实行管制的。
但印刷这方面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所以,白永安和石景润的想法是先拿别人的报纸来练练手,给他们承办一下印刷业务,等自己的团队熟悉了,然后再去招募一些个底层书生来充当编辑,进而发行自己的报纸。
至于找哪些已经成型的报纸合作,说起来也是不用发愁的,因为他们使用转轮排字架的缘故,排版的效率比别人高了不知凡几。
或许当别人还在雕版初期,他们就已经顺利的印刷完成。
毕竟他们也是半机械化作业,肯定是比纯手工更快一些……哦不,不止一些。
唯一的问题是,石景润现在用的转轮排字架,是个依托于汴河的露天工程,倘若老天爷不作美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停工歇歇。
倒霉的是,纸张和油墨都是怕水的,要是稍有不慎的话,可能是要从头再来一遍的。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王健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什么转轮排字架,他在听到这个发明之后,只觉得新奇无比,因此还连连追问了好几句。
也正是这一番追问,他和他身后的楚昭,才得知这是白永安早先就已经提出过的设想,汴河之上甚至早就已经有了一处类似的设施,不过那是属于另外一家刻书坊的。
但是景瑞在听说了白勇安的构想之后,竟然根据他的描述,很快也做了一套类似的装置。
而且据说效率还要更高一些。
反而是原来的那家客诉方,希望能够依托白永安的关系,与石景润许多合作。
但此事现在还在商谈之中,没有定论。
王绛听到此处,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至宝一样,立刻抢着要和石景润签约。
石景润和赵祯都有些不明所以,但楚昭却隐约觉得王绛已经从刚才的论证当中缓过劲来,他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才决定这么做的。
他是知道转轮排字架的,这是元朝王祯的发明,明代的徐光启好像也曾经记录过。
因为元朝距离北宋不过一二百年而已,因此将它的发明提前到这一时期,在技术上是没有多少难度的。
但王将很有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不过楚昭也认为即便他不知道,只要清楚这是和白永安的设计有关,就可以基本上确定这是穿越者的产物。
而他王绛,作为一个没有类似能力的穿越者,到目前为止也只能凭借绅士继续啃老底,因此肯定是颇为愿意和石景润合作的。
石景润当然愿意得到丞相家的支持。
因此立刻与他签署了协定。
不过就在两人签字画押,盖上私章之后,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却打乱了他们接下来交谈的节奏。
“你们说的这个买卖,我也要一份。”
不知何时,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突然出现在了石景润后面,脆生生的丢下这样一句话语之后,就被她身后的一名五旬老者,拽着跪在了地上。
“臣拜见官家!”
赵祯没想到,竟然有人不经通报就晃悠到了这里。
不过,这里毕竟只是玉津园,而不是皇宫。虽然刻意强调了安保,但看看那位老者身后的蓝元振,恐怕就不需要多解释什么了。
至于这位老者是谁?
他赵祯还是有印象的。
曾经在三都谷一战当中打出赫赫威名的曹玮,在如今这个天下承平的年代里,已然是宋帝国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了,他这个皇帝又怎么可能不认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