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五代河山风月 > 116、仿佛彩排过的朝会

116、仿佛彩排过的朝会(1/2)

    正阳镇,位于淮河边上,地处寿州城西面五六十里。

    正阳北面淮河地段,每到冬天枯水期河水流量变小,有些年份甚至会断流,可惜今年不是。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而且此地河面很窄,往东是个交汇口,水流变得平缓。

    李谷选择此处作为渡河点。

    渡河之前花了八天在南岸造船,搭建浮桥,以舟船并排为桥身,铁索连横,上方铺设木板,以供大军人马渡河。

    李谷本以为桥头会有一场大战,把精兵都调度到前头,还令自己的副手,身经百战的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亲自前往主持指挥渡河大事。

    最后关头还用五十多艘船,将八百多披甲精锐死士送往对岸,以求为大军争取架设浮桥的时间。

    结果河对岸居然毫无守备!

    大军顺利渡河,随后急速沿淮河向东,进军寿州。

    副帅王彦超,先锋都校白延遇先后在寿州城下和山口击败南唐军,拢共斩首五百余人,俘获三百余,溃者不计。

    对于这样的胜利连李谷自己都有些意外,之后抓住正阳的南唐官吏一问才知道,原来寿州监军吴庭绍命令撤除沿河守备,认为这样浪费粮食钱财。

    那吴庭绍是宫医出身,一朝得宠居然被提拔为前线监军,哪知兵事险恶,自以为是干出这样的事来。

    南唐国主这样用人,败得也不冤啊。

    李谷没有离开正阳,只是派出王彦超、白延遇率军东进,筑起堑壕,围攻寿州城。

    他自己则率剩余大军,以韩令坤为将,戍守正阳。

    正阳浮桥即是大军退路,又是大军补给通道,稍有见识的将领都明白,想要击败他们,首要攻击正阳,烧毁河上浮桥。

    如此南面大军没了退路和补给,只有死路一条。

    想到这些,李谷不由得想到南唐寿州节度使刘仁赡,此人确实有见识。

    大军才架起浮桥,他就率军出城向西,想要直接杀向正阳焚毁浮桥,只是他当时行动仓促,拢共只收聚千余人。

    最终还没到正阳路上被王彦超撞上击败,再次退入寿州城坚守。

    虽然没能得手,不过这份见识和果断令李谷觉得这人有见识,有胆略。

    南唐国有这样的人,他更放心不下,和王彦超,韩令坤等人商议后决定留下五千人把守正阳保护浮桥和后勤通道,李谷亲自坐镇,韩令坤领军。

    王彦超,白延遇率剩下的一万多大军东进围攻寿州。

    可之后战事就开始不顺了。

    那刘仁赡不出所料果然不是等闲之辈,先是在寿州被四面围困的情况下率少量士兵主动出击,虽被打退,可其人勇气也令手下将士折服,连周军中也有将士开始畏惧他。

    带几百人就敢出城冲击围城营地,这种人物在城里,全军都有压力。

    之后刘仁赡开始死守寿州城,其人调度有方,布置恰当,经验丰富。

    攻城部队久攻不下,伤亡很重,接近一个月的攻城,寿州依旧固若金汤,周军久久无法攻上城头。

    乃至打到后面,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对寿州城充满恐惧,不愿再攻。

    李谷也考虑到前锋拢共只有两万人,还要分兵五千守正阳浮桥粮道,围城部队如果伤亡太多,那有熊心豹子胆的刘仁赡只怕又要出城冲营了。

    于是下令停止强攻,采取围困寿州,断绝增援和粮道计策。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就耗到来年年初

    南方打仗,蜀中也不平静。

    后蜀国主孟昶起初为了了面子强撑着在给周朝的书信中自称“大蜀国皇帝”,结果书信送出后,后周大军继续往南,威逼青泥岭。

    同时周过的皇帝久久没给他回书信,吓得孟昶茶饭不香,坐立不安,生怕周国皇帝生气真派出大军要灭蜀国。

    惶恐中不断往白帝城,剑门关方向大举增兵,恨不能把举国兵力都往北调,弄得蜀国境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花蕊夫人侍奉左右,有时会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一开始就不要计较那毫无实用的称呼,就不至于如此狼狈,不过她也明白,这就是男人,男人们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为了面子可以什么都不顾,国主孟昶也是男人。

    好在到十一月,北面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