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几乎是每个电影人的目标,可前世知道徐声重生之际,这个记录都还是先辈所留下来的。
《卧虎藏龙》在北美的票房记录,就好像成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尽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电影市场已经有了足够的底蕴来支撑。
可这个事情,也只有少数人在做。
如中影、如国师、如乌迩善、如郭凡等等等等。
可很多人前仆后继,依旧没在国际市场撕开一个口子。
究其原因,国产电影体量太小,而走向世界的电影却又掺杂了太多的元素。
《长城》和《流浪地球》就是很好的例子。
前世的《长城》,中影斥资十个亿,却又因为无法独立主导投资,导致资方你一言我一语,导致《长城》变成了一部四不像的电影。
前世的《流浪地球》,比起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的体量相差了太多太多。可尽管是这样,没有吴金六千万慷慨解囊,《流浪地球》都有夭折的可能。
电影要走出去,大规模的投资不能少,在保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再去仔细雕琢电影的质量,国产电影走出去其实也不是没有希望。
可偏偏,国内的电影市场发展到了单市场可以拿下六七亿美刀的地步,国内除了中影主导的《长城》,都还没有一部投资过十亿的电影。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产电影发展的历史太短了。电影的制作工艺和票房收益,距离好莱坞工业化的体系还有很大的差距。
国产电影市场,在院线逐渐饱和后的年代,经常会出现爆款电影。
但是很多爆款电影往往与电影的投资规模没有任何关系。
有时候一部小成本,就能揽下十倍数十倍的票房收益。
也正因为这样,很少有资本愿意去参投那些投资规模较大的电影。
可投资规模小了,在制作工艺上和好莱坞的差距就会被拉大,走出去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电影制片商们为了投资收到回报,更愿意去投资一点具有号召力的明星,更愿意去投资一些类型化的小成本的电影。
然后就催生了一个畸形的电影市场。
后世的电影,堪称制作精良的没有几部,光线在《哪吒》之后,又因为《姜子牙》再次跌落神坛。
究其原因就是太过于追求电影的票房收益,而忽略了电影的质量。
《姜子牙》失败的地方不止剧情,就连在动画上的仿真效果,比起《哪吒》明显就差了一个档次。
这是一个新兴的电影市场必须要经历的过渡,但这却不代表国产大片在国内就没有市场。
国人对于优质电影的追求,一直都是期待的。
一部《战狼2》让激情了影迷们的爱国情怀。
一部《流浪地球》纵使剧情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地方,却引起了国人对国产科幻片的遐想。
一部《哪吒》,也让影迷们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动漫发展的新方向。
所以徐声敢于投资,尽管几十上百亿的投资规模看起来很吓人,但这个事情必须得有人去做。
徐声也不是盲目投资,通晓后事的徐声准确的知道影迷们期望的是什么,所以在投资方向上,他选择了最保守的系列片。
《唐探》系列的九十多亿票房收益,花个三四十亿在《长城》上,似乎也可以理解。
就算《长城》最终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自己赔一些又何妨呢?
至于《山海经》系列,就算这一百亿砸下去掀不起一朵水花,徐声也亏得起。
所以在时光特效有了一点成色之后,徐声毫不犹豫的把这两个项目拿了出来。
同时,他让时光特效重新改编《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动漫版本,也是希望能重新塑造一套成熟的妖魔体系出来。
只有让各种类型片逐渐发展起来,国产电影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而不是像《侍神令》《晴雅集》这些电影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人们根本不知道故事的背景其实是在东#京。
首映礼的事情交给了方博,至于网络上的舆论,则被徐声暂时的抛到了一边。
他也想清楚了,就算那些风言风语吹得再厉害,对思湘文化根本没有多大的影响。三年时间相处下来,他对温子霓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只要温子霓不在乎,事情终归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言语总归要经历一次,晚来不如早来。
至于躲在背后的人,徐声也不会让他好过。
当徐声见到王茂的时候,不用问他就知道这次的事情跟黄一清脱不开干系。
“茂子,你这几天躲着我干什么,打电话给你你也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