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魏春 > 第四十九章 安置

第四十九章 安置(2/2)

的全是李氏头目。

    李承志大马金刀的坐的矮榻上,满脸愁容。

    整整九千出头……

    满打满算,李氏族人才一千三百多,刚刚占到七分之一。

    兵丁也一样,其中僧丁一千二百余,这还是在李家坞堡外烧死了近二百的前提下,不然更多。

    宋氏丁壮有四百出头,李氏丁卒只有三百余,等于两千兵丁,李家也刚占了七分之一。

    只靠李家的人,根本无法控制如此多的民户和丁壮,特别是占据三分之二的僧丁和僧户。

    所以李承志将宋家的人也请了过来。

    至少宋氏乡民有家有口,有房有地……

    千挑万选,李松才从三百余户中,找到了两个家中子侄手上没沾宋氏主家的血的乡老。

    严格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被迫从贼,与大部分的宋氏乡民和丁壮有天然的界限。

    其次也能服众,毕竟也是曾经当过党长里长的人物,比较有威信……

    十多个人讨论了快半天,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李松及李氏头目的建议是圈禁,意思就是将所有的民户全部赶到山上,然后以冰封山。

    易守难攻的三峰,三家各占一峰,由李家选派族人统一管理并发粮。

    剩余丁壮也由李家统一整编安排。

    这样的好处是省事。

    想跑也跑不掉,况且有粮食吊着,基本不会有人跑。

    就算想乱,丁卒全部控制在李家手里,也基本乱不起来。

    坏处是过于被动。

    万一有心怀不轨者暗中煽动,就很有可能生出乱子来。

    特别是这些僧户。

    在李承志看来,这就是一伙接受过信仰教育,穷的只剩一条命的极端份子……

    当然,即便乱起来,李承志也有信心镇压,但既然能防患于未然,又何必多死人?

    所以李松只开了个头,就被他否决了。

    胡保宗的建议是打乱混编,再集中安制。

    比如一户李氏乡民,一到两户宋氏乡民,再加两到三户僧民,临时结成一邻,由李氏族人任邻长,并实行连座制,即便有人想心怀不轨,也没有太多的机会撺掇。

    但李承志还是觉的不妥。

    李家又不是天选之族,还能个个都是精英?

    人一旦有了阶级区分,就难免生出骄横之心,就如李松从来都不将李家堡的匠户当做族人看待一样。

    这些僧民本就是因压榨过甚造的反,不能一座大山还没有搬走,又飞来一座?

    原本不想反的人,都有可能被逼反。

    再一个,人越是闲着,心思越多,也不可能从李氏或是宋氏乡民的嘴里挤出口粮来,白白给这些还没洗脱罪名的叛民。

    不然李氏和宋氏的乡民如何服气?

    他当即就想到了“以工代赈”!

    李承志又象征性的征求了一下两个宋氏乡老的意见,果不其然,这两个全是异口同声的“但听郎君安排”!

    严格论起来,宋氏乡民的罪比僧户的罪重多了。

    别忘了,宋氏主家近五十口,可是死在四百余宋氏乡丁的手里的。

    不是爹动的手,就是儿子动的手,三百余户,七成以上的人家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