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骋望远千里,才子和友远相看。
杜安菱远远看着起伏山峦听太阴讲述他当年游历的故事——这位才子当年远离了战场,却又忍不得久居京师的寂寞。
他曾经游历全国,这一时期,他变了心。
“国不动刀兵,武卒为农民——这是最好的事情,奈何想来简单,做起来难。”
太阴叙述那段历史,多少感慨正生发。
……
“那,又为什么没有再征战了?”
瑜若开口,身为少年的他对这些很感兴趣。
“因为不能再打下去了。”
太阴倒是说得毫不隐晦。
“当时的国家已经打不动了,听说几代人的积蓄在大战中已经一扫而空。”
是这样,但还不是全部。
太阴神色变化,或许,不再征战和自己也有些许关联。
“那时老将军因为征战身负重伤,看样子已经无法再为国效力了——先主提拔各位将军能人,却出了件大事!”
太阴记起过去,倒是不知自己做的是对是不对。
“许多将士想家了,不再想再打下去——下面的士兵和上面的将军通了话,便向上面递奏章。”
这“奏章”还有一段是自己写的,什么“三年征战未还乡,双目泪流沾被裳”之类的句子,还是上官要自己润色的。
太阴记起这段往事,不知该自豪还是悲伤。
……
往事太多,些许清晰。
“曾听说你当时是一员勇将,后来怎么不闻名?”
杜安菱听过太阴自诉的,他往昔在军中也是有一点小名气,打出过点战绩的。
“那时,我和上官谈过。”
记得那一天,帐篷中两人之间气氛沉郁。
“按照上面的意思,论功行赏,你可以当个不小的官,最差也不会比现在的我差!”
这时候,上官脸色变了。
太阴脸色也换了。
“记得你说,你更想当个文人——而且已你的文采,走文人的路确实更好。”
上官想的自己怎么会没想到?当下就是重谢了。
……
“那之前,我也和上官谈过。”
太阴笑了笑,指着远处京城宫阙。
“当时,上官就说,国朝重文轻武,现在四处远征固然是重用了不少武将,可过了这几年,照样是文人居上位。”
太阴叙述,众人点头。
“可是你也没走科举的路!”
偏偏有少年瑜若在那乱说凑热闹。
太阴点头,虽说就连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