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章 大黄鱼(2/2)

拜了两下意思意思,从包里拿出那个榔头,走到歪着的神像边上,挨个“咚咚咚”仔细敲过去。

    不是砸神像,轻轻敲听声音。

    三个神像都是木头的,外头一层泥灰,这一阵敲打,听出最大那个背后有一块应该是空的。

    心里有底了,再次走到庙外确定环境情况后,回到厢房,抡起榔头,狠狠两下往有空洞声的地方砸。

    泥灰很松,裂开,这一层貌似是后补上去的。

    里边木质部分上头有裂缝,换改锥塞进去撬,没两下,一块手掌大小的厚木板就开了,这下不用手电都能看清里头是个空洞。

    借着窗户那窜进来的光亮,能看到“密室”里头有个黑布包。

    戴着劳保手套,手伸进去往外掏,布包很重。

    小心取出来,看也不看就塞挎包里,手电照了照,“密室”里头没东西了。

    把所有带来的东西收拾好,把那块刚才撬开的木板也带上,从地上抓了两把灰土撒在佛像背后破洞那块地方。

    花了点力气把神像略微挪了挪位置,背靠墙,又往神像那撒了几把灰土。

    从主殿的柴火堆里抽了根带松针的枝杈出来,先后进两侧厢房,都倒退着出来,用枝丫扫掉地上自己之前留下的痕迹,一切干干净净。

    走到庙门外,还是没个人影。

    沿着山道往下走,几分钟后把那块带出来的木片往山下的灌木林里远远一扔,这才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下。

    不急,时间还早,自个得在这再坐上个把小时再走。

    从山脚沿着山路到上头第一个村子,年轻人得走45分钟左右,下山半个多小时,这会太早下山不好。

    时间,既然刚才都拿着树枝扫脚印,那就得一切做到天衣无缝,虽然没什么必要。

    再抽了根烟,这才打开挎包,查看里头的那个黑布袋。

    先用面粉袋再套一层,看着黑布袋上头是个死结,从兜里掏出小刀,直接割开。

    一打开,里头明晃晃一片!

    小小一个口袋,能有个十几斤重,这会看清里边到底是什么。

    金条,几种大小、形状不等的金条!

    没傻乎乎掏出来,就在口袋里拿着一块看。

    长条形,一面左侧是个中山头像外加古币图案,下边印刻着“中央造币厂”的字样。

    右侧有“号码db2180”,“成色9910”,“重量10012市两”的标记。

    背面记号简单,就“三十五年”。

    不大一根,手感压着直往下坠,这是条解放前1946年,位于沪上的中央造币厂生产的正规十两金条,俗称大黄鱼!

    不用仔细数,毛一看,这袋子里一样的就有七八条,还有些与之差不多大小的长圆形金条。

    体量小得多的也有,相伟荣估计这些的是一两“小黄鱼”,至于外形圆润的那几条,应该是银号金条。

    如今的无主之物,不拿白不拿,前些天是还没进入农闲,走古道的人比现在多。

    反正东西不会跑,所以相伟荣之前不急。

    至于他怎么知道这问题,也简单:十几年后,这附近山上山下的村子都慢慢富裕了,对于民间庙宇的重修也变得近乎无管制,就有人想着重修那座小庙。

    凑钱,捐助,结果,有干活的人发现了神像里的秘密。

    凑巧的是,发现那会还有镇上的人来参观视察工程进度,结果一帮人大眼对小眼,没一个发财。

    金条最终归了国家,大家都拿了点能搓上几顿的奖金。

    这事全县皆知,很多人猜测是快解放或者土改时,有人把这些金条藏进了神像背后的暗格。

    不过最终没个准确的结论,只能确定:藏金条的人一定已经死了,还没后人清楚这事。

    那时候,解放前跑弯弯的人都早能回乡探亲,要是人还活着,就算身在弯弯,为了这么多黄金,也值得回来一趟。

    等着,一个小时后,相伟荣才起身下山。

    自行车还好好在那,挎包塞褡包里,背带捆档上,双保险。

    开锁,骑车回县城。

    一个半小时后,宿舍里相伟荣手里拿着条“大黄鱼”,脑子想着该如何把这玩意变现一部分比较合适。

    现在屯金子是傻蛋,可卖金条也是傻帽!

    这是解放前的最高等级官造金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黄金。

    可就算如此,它的升值潜力和物价相比烂得掉渣!

    卖

    如今国家严格控制贵金属交易,私人要卖黄金,只能卖给人民银行。

    但如今人民银行对足金的收购价是多少

    每克十二块五,童叟无欺,自个除非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把金条卖给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