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有多大的产粮能力,跟这一次带来多少粮食,其实是没有关系的。
不是说楚国因为带来的粮食多了就是有大片的产粮区。
带了多少粮食,可以是极尽地搜刮,或是以前的库存,所以只跟楚共王熊审能调动多少有关。
现在的人,吃饭时极少能粘上荤腥,导致对植物类的粮食消耗量会更大一些。
一名成年人想要完全吃饱,两斤不算多,一斤不算少。
很多人在平时,其实只是维持一个不会被饿死的现状,极少人才能有吃饱的幸福日子过。
楚共王熊审带来了二十多万人。
先不用去管这二十多万人里面有多少真正能打的,是二十多万张要吃饭的嘴巴。
楚国的制度跟晋国不一样,或者跟中原列国有太多的不一样。
不单纯是官职的名称或职责。
其中就包括战时状态下,楚军的粮食消耗是算在国家身上的。
而楚国贵族得到出征任务,不但要带上人手听从调度,他们平时也需要交税。
这个就跟晋国的贵族不一样。
晋国的贵族,封地上有多少产出都算自家的,交税是没有的事,要交的是“赋”。
所以晋国贵族不但要带上足够的士兵出征,连带后勤方面也是由自家负责,跟楚国那边的后勤统一调度存在巨大的区别。
这里,或许楚国的制度算是走在前面,属于比较先进的一方?
二十万张嘴巴,一顿饭吃掉至少二十万斤的粮食,一天吃四十万斤,十天就是四百万斤。
那么,三十万石的一千五百万斤,够二十万人吃多少天?
所以也就能够推测出,楚军在这一次出征不止携带了三十万石粮食。
一定有很大的一部分已经被吃掉,并且带走了不少的量。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个人在每一顿都能保证获得一斤的粮食,供应必然是存在有多有少的区别。
以保守估计来进行计算,三十万石粮食也就够二十万楚军吃上六七天。
这里也证明了一件事情,战争还真不是谁都能打得起,出征人数的多与寡跟能不能保证后勤供应进行挂钩。
吕武以为晋国贵族对楚军遗弃的粮食不感兴趣,事实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主要原因是楚军撤兵了,不是由单独的哪一个军团来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不是独一家获得了这批缴获。
再来,与粮食相比起来,各家贵族现在眼巴巴等着的是关于功勋的评定,次一等的关注侧重则是俘虏的分配。
老吕家也就是有粮食不足恐惧症,另外就是吕武笃定自己的功劳无法被抹掉,才会将关注重点放在楚军遗弃的粮食上面。
士燮被吕武这么一整,都有点忘记自己是过来要干么的了。
那是三十万石粮食。
由中军与上军共同缴获。
参与的家族众多。
晋人的主食并不是稻米。
种种因素相加起来处理那批粮食会是最后的事情。
一般会进行分配能带走多少就带多少,剩下的焚毁了事。
另外楚军遗弃的不止是三十万石后续又发现了不少储粮地,正确的数量是在五十万石上下。
其实五十万石这个数据才算合理,维持二十万大军半个月所需的军粮是关键要不楚军随时都有因为缺粮而哗变的危险。
士燮纠结了半天只是跟吕武随意地聊了聊,隐晦地提醒不要参与到内部倾轧之中,人就走了。
吕武当然听出了士燮的提醒。
楚国这个大敌战败?
依照晋国的老传统,接下来又到了内部斗争的时间。
吕武才不乐意掺和到栾氏与郤氏的争斗之中决定这一次回去后苟在西北疆,发展自己的封地,盘算着怎么向北边继续扩张。
得到出击任务的新军和下军,新军最先回来,相隔四天之后下军也归师。
他们带回了大量的俘虏。
没有例外的是刚刚带回俘虏,进入营地就被国君派人接管。
郤至本来不乐意。
郤锜出面进行了劝解。
而韩厥是个老好人嘛继续一副谁想怎么样,俺已经躺好的态度。
确认“鄢陵之战”就是己方获得最终胜利晋军上下一致放松下来。
众贵族以为国君那么着急收纳战利品,也会很快做出功勋评定再将属于众人的战利品下发。
然而他们却是得到了国君下令拔营向北的指示。
这是什么情况啊???
战役都已经结束不是应该排排站分果果么!
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倒是来了一个拔营的命令。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冲突点。
国君是一国之君没错,可是在晋国,元帅指挥军队已经形成传统,什么时候轮到国君直接下令啦?
诡异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只有公族在收拾营地,进行拔营准备开拔的准备。
其余属于众贵族的部队,有一家算一家都没有半点动作。
国君得知众贵族没有听命行事,发了一通脾气,派出自己的宠臣前往重申命令。
然后,其余家族一边应付,一边赶紧找栾书确认。
只有郤氏的回应很直接,逮住犯了错的栾纠要军法从事。
栾纠犯的错是不管不顾驾车在军营里乱冲乱撞,罪行等同于“超乘”。
郤至当然不会将栾纠杀掉,只是杀了栾纠的驭手。
得知这么一件事情的栾书用沉默来应对。
栾纠现在的职位是国君的车右(御戎)。
那么干的郤至可能有挑衅栾氏的意思,更多是在打国君的脸。
偏偏栾书在国君越过自己下令之后,某种程度上要维护郤至的作为。
这样就……,既是尴尬,又是难受了啊!
看到国君、元帅、新军佐在轮番花样表演,士燮一改之前的勤奋,来了个刚醒就饮酒,偏偏从早上喝到傍晚就是没喝醉。
士匄对父亲这幅样子很心痛,更多的是不解。
“下军将与下军佐如此作为?”士燮这么问儿子。
士匄还真不知道韩厥和智罃都在干什么。
他特地去了解一下,发现韩厥自“鄢陵之战”结束后,每天就是待在军帐里面看书;智罃也是待在自己的军帐教导智朔,一次都没有离开。
韩氏历来不掺和国内的斗争,基本操作是谁赢为谁喝彩。
智氏当家作主的是智罃,他有被俘客居的污点,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