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12(1/2)

    帐中沉默了许久,还是折适首先发声:“事已至此,说不得只好硬攻了。塞门寨地势险要,山下也容不下太多人马,末将建议,我军一方面对战具的打造不能放松,另一方面可由各部轮流进攻,以我军优势兵力将守寨叛军拖疲,最后才能一举攻克。”

    他环视了一眼众人,见所有人都在注意听自己说话,又接到:“考虑到山道狭窄不利于大军往复调动,末将建议各部以三日为一轮换,如此既可让将士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整,也可保持对叛军的压力。”

    “最后,周将军所部还需要从最外围开始,慢慢拔除叛军的各个防守高地,若是能将外围高地全都拿下,对于我军最后攻打塞门寨也会有极大帮助。末将建议,由进攻各部配合周将军所部来完成这一目标,末将所部愿为前驱。”

    折适一番话说完,大帐内又陷入沉默之中。攻坚战若是硬攻的话,只能从外围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往内打去。这横山山脉高大险峻,山头与山头之间往往相距不远,但中间道路难行,若想要从一个山头爬到另一个山头,却是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行,甚至很多时候根本无法通行。

    争做前锋一事,大家都知道他并非为了争功。第一支进攻塞门寨叛军的部队,伤亡能有多大,在坐的将军们心里都很清楚,折适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必须要首先表明出支持夏松的态度。

    至于他的建议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有多大的可行性,只有亲身探查过地势的周同或许能知道一二,众人又将目光都投向周同。

    面对众人期盼的眼身,周同稍作沉吟,便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大帅,各位将军,末将亲自观察过塞门寨地势,关于折将军的建议倒是可以说上一些。”

    “若说要从山脚攀爬上去,末将自认还是有几分本事能行;可是如今叛军在寨子附近的几座山头上都派驻了士兵防守,更远的地方则被山壁、密林遮挡,根本无法看到山头上或寨中叛军,也无法动用多少人手进行攻击。”

    “因此若是想从外围慢慢进攻,末将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周同的话语让帐中气氛更为压抑。在七个军寨被汉军以极少伤亡迅速拿下之后,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质疑周同在指挥这种小规模山地攻坚战中的能力了。现在这方面最厉害的一位已经认为此路不通,那么便只能再继续考虑其他的法子。

    “末将听闻那叛将汪卫乃是房陵人,不知其父母妻儿是否还在房陵?若是汪卫还没来得及将家人接走,我们是否可以将其抓来押到阵前,动摇汪卫及叛军的军心?”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严庆,他的一名部下正是房陵人,也由此知道汪卫的一些情况。

    何以战场之事祸及老弱妇孺?周同当即想出言争论,话到嘴边给自己硬生生吞了回去。夏松之言犹在耳旁,自己这才认了错,马上又要就此事反对也不太妥当。

    “此事,本官在刚到延州之时,便以安排人手去办了。当初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后来还以为有了周将军后,便用不上了这后手,未曾想最终还是……”夏松摇头叹息道。

    “若是汪卫没有将人接走,也要不了几日应当便会有消息了。”

    “大帅英明!”帐中诸将俱都称赞。

    昭武校尉杨勋在帐中除周同外,数他年纪最轻,三十出头便升迁为正六品的武阶,这固然有他父亲乃是麟州节度使的原因,也有他个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的缘故。他起身大声道:“大帅!末将听闻兵法有云,善用水火者可称名将!塞门寨地处山腰,水不能及,然则若以火攻不知是否可行?”

    “杨将军请坐。周同你来说说看?”夏松又将问题丢给了周同,没奈何,帐中只有他一人最清楚地势。

    “塞门寨扼守白于道,修建于山腰之上,寨子北面是大山,西面以及临道的南面全是悬崖,高不下二十丈,从此两处无法纵火攻击。寨门向东一侧本是守军进出、运送物资之所在,比之西侧地势要稍缓,有小道盘旋而上,这给我军攻克塞门寨留下了一丝机会。只是末将昨夜探查,发现此处虽有一些山石遮掩,但总的来说视野开阔,且并无多少灌木树丛,火攻之计,只怕也难。”

    诸将一连提出数条计策,都被周同一一否决,一时间所有人都是束手无策。

    严庆脾气最为暴躁,受不了这般压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