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生传 > 第265章 南华月刊

第265章 南华月刊(2/2)

亦是愈来愈多。

    在发卖货物的同时,从古晋购入大明货物,再行销到南洋各处。

    别看古晋经营日短,但此时俨然已是大明货物在南洋的第一集散地,而且税率相对合理,价格适中,种类繁多。

    北地的人参,皮毛,坚果,江浙的茶叶,瓷器,纸张,生丝,绸缎,大员的蔗糖,植物油,牛头城的皮制品,日本的倭刀,折扇,屏风,贵重的玻璃毛毯,金银器皿。

    无一不有,无一不全。

    这便是中小商人的天堂,尤其以唐人商贾最多,无它,在古晋交易有安全感,而且申请入籍之后,在税率上还有优惠。

    真真同南洋他处对待唐商的态度相反,这便是如回家一般舒坦。

    同时古晋亦不禁绝他国商贾,只要你老老实实做生意一概欢迎,便是在古晋开设商铺,酒楼,客栈等等亦是可行。

    只一点,遵纪守法。

    从大明直接前来古晋的商贾也是渐渐增多,有的仅仅只是歇脚再去往他处,有的则直接在古晋卸货售卖。

    所谓价格需因地制宜,四海又不是傻子,从淡水运来的明货自然按南洋本地的价格出售,并未打算在南洋掀起什么价格战,就没有必要,明货在南洋还属于稀缺资源,远没有达到需要靠价格竞争的地步,所以直接发卖货物也未必就少赚多少。

    有如此多的人脉不利用却是可惜了。

    这《移民奖励告知书》的内容也是简单,便是招募汉人,南洋的汉人后代称呼乱的很,有自称唐人者,有自称宋人者,更多的自称明人,这都不要紧,总归都是轩辕的后代,四海敞开双臂欢迎入住,优惠多多。

    虽说不能给你娶媳妇,但保证有地可分,有工可做,没钱盖房子还可以去银行抵押贷款,其实抵押的东西也是四海分配的土地而已,这特娘的还要怎样,就差跪地求唐人过来了。

    商贾每带一户前来古晋给银二十元,一户标准为三人,过三人者以人论银;入籍过百户者,商贾获封荣誉市民,额外赏银五百元,留名碑文;入籍过千户者,可半价购买种植园一座,不愿购买可折价现银。

    其目的显而易见,一方面收拢南洋的汉民,一方面鼓励过路的大明商贾从内地大举移民。

    毕竟自家的运力有限,发动群众的力量,构建最广泛的移民大联盟才是根本之道。

    泰西不是盛行什么奴隶贸易么?可咱不用啊,咱人口够多。

    而且这本身就不是一种贸易行为,一户才核二两银子,堪堪是辛苦费而已,路上的吃喝拉撒费用还要移民自理。

    若是哪个傻缺商人以此为业,去内地抢人过来贩卖,不赔死才怪,关键是四海给不起更多的钱财。

    一则是《特殊人才优抚策》,这就单纯针对的是匠人,手工业者。

    木匠,铁匠,石匠,泥瓦匠,刻匠,裁缝,船工,制皮匠等等在明生眼中都属于特殊人才,不独是汉民,南洋本地之人有手艺亦可。

    四海在南洋大兴土木,在沿海诸多地域建设城池堡垒,有多少工匠都不够消化的,何况四海在南洋还筹备有若干直属工坊,最大头的便是船厂,军工作坊,另有私营的榨糖,榨油,制皮等等产业,怎能缺了匠人。

    匠人来者,入官属工坊者月俸待遇列明,建房置产给予诸多优惠,自营作坊可有适当的两年税收减免,视产品不同减税额度有所差别。

    预料到日后南洋的政令必然繁多,而四海月报因为路途遥远也根本无力发布消息,往来传递消息最快也要半年,这特娘的黄瓜菜都凉了。

    明生索性在古晋创办南华月报,每旬刊印一次,发布四海的诸多政令,刊载南洋的诸多信息,并开始承接广告。

    这玩意早有成例,从四海月报之中抽调数人便可。

    这第一期刊印的便是明生起草,古晋一众人掺和修改之后的《移民奖励告知书》同《特殊人才优抚策》。

    第一期免费派送,前来古晋贸易的商贾人手一份,都看看啊,有好处!

    一时间整个古晋议论纷纷,前来询问的百姓络绎不绝,谁还没有几个朋友亲戚呢,更何况自家也有好处。

    “高市长,你筹备一下,在码头移民署旁设立一个招募区,负责统筹前来投靠的人员。”

    “……少帅!何为招募区,要怎样个弄法?”高贤一脸茫然道。

    “呃,这个么。”

    明生思索片刻言道“便是工坊各自派出一名人手,有前来务工的入籍之后,便可就近寻事可做,不必四处瞎逛求告。

    招牌要大,要吸引眼球,列明所需工种,月俸待遇等等。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