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铁血残明 > 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

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2/2)

筹募齐全,本已夯实土城,九月开始包砖,但寇情一急,役夫逃散一空,也只能停工罢役,非下官不愿也。”

    他这番话算是争了表现,不像朱家相那么生硬,而且进度远超潜山。

    史可法轻轻挥手道,“杨知县的难处,本官也是知道的,在坐诸位都是尽心竭力为百姓操持,有些闻警张惶、终日醉乡的人,本官是不想与他们计议的,今年的评定该是如何,也是容不得口舌之巧的。”

    大堂忽然有点安静,庞雨不用去仔细观察,方才进堂的时候就数过了,地方官里面,只有安庆知府皮应举和怀宁聂知县没来。

    皮应举和史可法颇有点矛盾,主要是供应军粮的方面,从卢象升当上五省总理,就要求由地方就近解济军粮,舒城、庐江、六安州这一带,史可法是直接责任人,所以史可法往往直接绕过皮应举,直接命令各县提供军粮,今年与皮应举的矛盾越来越多,勤王时张国维要求解济勤王钱粮,皮应举便没有配合,让史可法完不成任务。

    两人都在张国维那里告状,但就马先生私下告知庞雨的,这次考评之时,张国维给皮应举不佳的评语,其中就有“闻警张皇”几个字,也包括怀宁的聂知县,这位知县天天饮酒,评语就是“终日醉乡”。

    目前史可法对皮应举占尽了上风,所以他把话说出来,对在坐的地方官和军头都是警告。

    庞雨原本想发言,听了也打消了念头,他倒不怕史可法,因为张国维那里他多少有些优势,这位都爷还指望着他危急时再次救援江南,不会随便让史可法拿捏他。

    “杨知县还是何事?”

    “下官已在各乡建起乡兵十余支,隔数日便要巡查山中通路,每支乡兵有士绅为头领,御寇之时当可大用,只是眼下钱粮有缺,全靠士绅捐赠,长久恐难以为继。”

    史可法又为难起来,现在安庆驻军越来越多,地方供应本色已经很艰难,一边大兴土木,这边军队、乡兵、社兵都需要供养,一旦给了杨卓然,其他县都得给。

    杨卓然躬身道,“道台大人为难,下官原本不该提,但确实在在需要用钱粮,幸而查得五年六年之时,太湖曾协济桐城望江潜山三县共银一千两,今日理应取回,其中桐城……”杨尔铭原本在一旁听热闹,突然听到桐城二字,大惊之下打起精神,乘着杨卓然还在说话,赶紧跟朱家相交换眼色,朱家相微微抬下巴,示意杨尔铭先上。

    等到杨卓然说完,杨尔铭站起对史可法道,“道台大人,太湖所谓协济桐城银钱一事,小人上次听闻之后,已命架阁库查明,实为在桐城购货所用,何来协济之说……”……从太湖县城出来时,天色已经暗了,庞雨在城门外伸个懒腰,这一天的会什么方案都没拿出来,还开得又累又饿,连午饭都没吃到。

    因为两个局的军队还在城外,庞雨谢绝了县衙的邀请,回军中吃军粮。

    杨卓然等几个知县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得不亦乐乎,到下午的时候,庞雨乘着史可法疲惫,也提出了一堆问题。

    最重要就是驻军的后勤,仅宿松驿路沿线的六十里,在崇祯八年初全部遭到破坏,特别是乡镇和集市的残破,使得商货粮食都缺少集散中心,要供应军粮非常困难,从石牌供应又道路遥远,庞雨要求由宿松县衙供应,被知县一口回绝。

    庞雨跟宿松知县争执了一番,把驻军的事情拖了下来。

    此时在太湖南门观察一番,附近的土城的确夯实过,有少量包砖,但要竣工仍是遥遥无期。

    太湖周围都是河道,中间县城的区域像是一个冲击出来的沙洲,沙基地是确定无疑的。

    “谢召发你认为,如何驻军为宜?”

    被叫到的谢召发赶紧上前来,他便是滁州之战时聘请的那个向导,原本是行商的,主要跑凤阳商路,去年寇乱之后生意难做,最后接受庞雨的聘请,现担任赞画房测绘室主事。

    “小人从桐城到宿松都走了一遍,太湖、潜山孔道虽多,道路狭窄难行,只会有小股流贼来,最要紧的还是驿路,道台大人如此处处布防,防得了小贼,防不了大贼。

    属下以为,不如在驿路两头宿松、桐城两处驻重兵,大人再亲自领兵驻石牌接应,此三处驻兵之后,府城可保无虞,小股来了三头夹击,大贼来了两头应援。

    桐城有城有社兵,略加一些官兵便可无虞。

    只是宿松残破不便驻军,可改为驻军望江,或是……”他低头想想后道,“或是让江南兵马少量驻兵,多派哨马远近侦防,流贼确实前来,再从石牌发兵进剿,而不需将大批兵马驻扎于残破之地。

    道台大人枯读兵书,所谓无宿松则无安庆,无安庆则无南京,乃是沿大江上游与下游征战之时,水陆并进自然如此,但流寇这般的,他们不过是过路抢掠,无宿松不会无安庆,更不会没有南京,是以宿松实际没那么要紧。”

    庞雨不置可否,但也没继续问旁边的杨学诗,谢召发说的其实最合他心意,他希望加强情报工作,让守备营主力驻扎石牌待机而动,不要像上半年时那样,安庆所有军队被史可法调动得七零八落,疲于奔命耗费钱粮不说,最后什么贼都没杀到,反而造成许多非战斗减员。

    “若是照如今这般守呢?”

    “一盘散沙,大人不啻是独斗群贼。”

    庞雨不由失笑,还没有说话时,只听得身后有人叫大人。

    庞雨转头去看,是何仙崖在后面,他现在承发房办事,实际就是庞雨的秘书,这样出门的时候,各地的消息先传给何仙崖,再由何仙崖通报,一般这样打断谈话,都是有些急事。

    走到一边之后何仙崖低声道,“刘若谷带信来,说张彝宪那边,阮大铖已经拉上干系,要送三千两。”

    庞雨轻松的一挥手,“给他,新来的南京守备,总要当个几年。”

    “钱谦益那里可写祝词,但要一千两。”

    庞雨忍不住笑道,“东林文首还不如一个太监。”

    “钱先生那里还有一句话,暗示有意收大人为门生。”

    这倒让庞雨有些惊讶,到明朝这么久,以前想拜余先生为师,人家还不答应,现在竟然是东林文首主动要求。

    但庞雨并不知道,对于有才华和名气的人,这位钱谦益很喜欢招为门生,有时甚至未征得对方同意就先自称老师。

    何仙崖神秘的道,“南京那边打听到的,钱先生也在谋划以边才复起。”

    “是个人就想当边才,当仗那么好打的。”

    庞雨沉吟片刻道,拜入钱谦益门下目前看时两利之事,张国维这个上级是钱谦益的门生,史可法也是东林一系,与钱谦益拉上关系是有好处的。

    对于钱谦益来说,庞雨这个门生有显著的战功,在朝中颇有名气,若是再能立下大功,自己的名望将更上层楼,显然比阮大铖那样每次助捐更划算。

    现在史可法的指挥有些让人头痛,如果搭上钱谦益,对史可法有不小的牵制,对庞雨的行动也是有利的。

    这完全是双赢的大好事,他也没有多想便作了决定,“钱谦益在江南的名声值钱,方以智他们都不知提过多少次,让刘若谷以本官的名义,按门生写个拜帖,礼品送重一点,跟钱先生解释现在军务繁忙,到南京时再正式拜师。”

    庞雨把手背在身后,“让刘若谷尽快去办,三弟啊,做生意你还是要听我的,这两笔都是划算买卖,绝对不会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