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都护府 > 第一百一十章 讨回公道

第一百一十章 讨回公道(2/2)

身负宗主重任,还要等候父亲回庄,所以不便一同随行。

    一说要跟夏侯凝寒分别,李铎顿时感到有些依依不舍。

    张波和单廷宪见太子满脸欲舍难离的表情,还以为他是对这处避难所产生了感情,纷纷出言劝慰。

    可是他们不说还好,说出这番不在点子上的开解,反而更令李铎难受,不知不觉间竟然润湿了眼眶。

    夏侯凝寒知道李铎心结所在,柔声道:“殿下,我父亲常说:天下之事,都大不过一个理字;天下之人,都逃不出一个缘字。凝寒相信,若是有缘,大家还是会再见面的。”

    李铎也知此类事不可强求,况且自己还有重任在肩,不能婆婆妈妈儿女情长,否则即便不说有亏社稷大事,单单是夏侯凝寒也会瞧不起他。

    于是,太子再次郑重谢过飞仙宗的搭救之恩,并对夏侯凝寒千叮万嘱,让她有空就与夏侯梅老先生一起来洛阳,到时必定倒履相迎、竭诚款待。

    言罢,众人简单收拾妥当,便离开仙霞山庄,朝汴州进发。

    一路上走了没几日,李铎他们就在通往汴州的官道上,遇见了前来找寻他们的何光华等大队人马。

    原来,李铎遇袭后的第三天,负责后卫仪仗的内宫监总管突然得知,由他亲自指派,每日赶到前方去给太子递送廷报公文的小宦官们,竟然接连两天都没有找到殿下。

    而且,在一处僻静山道上,他们发现了大片打斗的残痕和斑斑血迹。

    总管敏锐的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太妙。

    于是他命人飞马追上在更前方负责开路的一千武威军,掉头返回,寻找太子李铎。

    谁知道,这前后两队人马相向而行,直到汇合在一处,还是没有见到李铎他们的半点身影。

    这下麻烦可大了,太子失踪了!

    带队将军和内宫监总管吓得够呛。他俩不敢轻易拿主意,于是只得在附近县城落脚,一边继续寻太子,一边派人通知正在汴州恭候大驾的何光华。

    何光华一接到这个消息,立时惊愕万分。他赶紧点齐本部五千亲卫,带着吴凌,风风火火的沿路找寻过来。

    直到今天,他们这才在道上遇见失踪多日的太子。

    何光华看见李铎,远远的便翻身下马,疾奔出十几步,扑通跪倒在李铎面前:“殿下恕罪!臣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经逢危难的李铎,看见何光华后,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他也赶紧下马,单膝跪地,双手扶起何光华,动容道:“太傅快快请起。这次是李铎任性胡为,害的太傅一起担惊受怕,实在不该。”

    何光华虎目含泪,连声说不敢不敢,接着又半扶半架的搀起李铎,自己也跟着站起身来言道:“臣离开汴州,前来找寻殿下,半路上得到飞马通报,说是有两位少林寺的高僧前来送信,报告殿下遇刺脱险的经过,以及正由少林武僧保护赶赴汴州的消息。臣等不敢耽搁,所以估摸着大概的位置前来迎驾。”

    李铎点点头,向何光华简要讲述一番过往的经历,然后将慧颠等僧侣介绍给他认识。

    何光华发自内心的感激少林众僧施以援手,同时又因为敬重慧颠的江湖声望,不住的千恩万谢,还硬拉着慧颠等人不准走,一定要参加祭河大典,作为尊贵嘉宾来观礼。

    慧颠本就是爱凑热闹的性格,于是便高高兴兴的答应下来。

    在场众人闹闹哄哄的客套一番后,只听吴凌在一旁说道:“殿下,太傅大人,吴某有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李铎疑惑道:“吴爱卿,有话请直说啊,怎么如此见外?”

    吴凌环视众人一番,悠悠的说:“殿下此番遇袭,据证人口供交代,是淮阳王在幕后主使。可是此时,李锐已经在去往祭河大典的途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便会在汴州见到他。到那个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来面对此人呢?”

    李铎闻言一愣,不知道该怎么答复吴凌的这个疑问,何光华则在旁边沉声道:“殿下放心,只要有臣在,绝不能轻易放过这个狼子野心的家伙。臣一定要让他付出惨痛代价,为殿下您讨回这个公道!若是让李锐来去自如,有机会返回帝都,在某些人的肆意庇护下,恐怕连谋逆大罪都治不住他!所以,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臣也只好把这位堂堂的淮阳锐亲王留下来啦!”

    张波闻言一惊,正要开口说话,却见李铎偷偷用眼神暗示他:别吭声。

    张波心中很明白,李铎这是在维护他,免得因为出言反对而被何光华借机发难。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而且他也清楚,何光华这番气势汹汹的表态,多半也只是泄愤而已。在没有皇帝谕旨和三法司断案的前提下,擅自扣押皇族亲王,跟造反没什么分别。

    而何光华绝对不是那种不顾大局、任性冲动的莽夫。

    抱持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只张波一个。

    包括李铎在内,大部分东宫官员都觉得,何太傅不过是说说而已。此事在没有最终定论之前,谁也不可能把淮阳王怎么样。

    可以想象,在即将举行的祭河大典上,大家又都免不了要虚与委蛇一番啦。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着不可预测的戏剧性。

    在场的众人谁都没能预料到:仅仅过了十天,他们在汴州迎来的,不是那位高大英俊、风流倜傥的淮阳王,而是遇袭被杀、身首异处的锐亲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