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察院改革

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察院改革(2/2)

头。

    “对,西臣啊,两位大人的都对,继续查下去,不管查到了什么,都先别声张,等到时候看看陛下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要彻查你再全都端出来,要是指向抓点鱼虾,那你就看着挑出来一些。”,涂志远捋着须髯道。

    “黄大人的对,这事儿如果一点进展都没有的话,陛下的面子上也挂不住。”,焦白点零头,然后看向曹西臣,“还是得想办法撬开他们的嘴,哪怕只是几只鱼虾也好,不然没法跟陛下交代啊。”

    “这事儿是有点难办。”,黄其武脸上也露出纠结的表,“密折上那些人,陛下只是让他们把贪的钱吐出来,并没有治罪,看这样子就是怕荒废了朝政。但是既然陛下有心整饬吏治,那么姚振岳和彭国清的事儿也不能一点不查下去。”

    “黄大人,刚才还姚振岳和彭国清的事儿,这事儿怎么办?”,曹西臣见涂志远和黄其武都很是客气的模样,便插了一嘴问道。

    “同朝为官,没有什么前辈、后学一。”,涂志远道。

    “不敢,您是前辈,子只是后学。”,黄其武很恭敬的朝涂志远欠。

    “黄大人。”,涂志远冲黄其武一拱手。

    “涂阁老、焦大人。”,可谓是曹,曹到,刚刚提到黄其武,黄其武便走了过来。

    焦白和曹西臣都是点零头,曹西臣顺着涂志远的话了下去,“黄大人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就是不知道陛下到底是想查到什么地步。”

    “他们已经是必死的之了,若是不牵连其他人,或许他们逃到别处的家人还会有人出手照料,如果是牵连出了其他人,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涂志远道。

    曹西臣的脸上露出了很罕见的严肃,“这两个裙也是嘴很紧,到现在也没出点有用的东西。”

    “还是姚振岳和彭国清的案子?”,一旁的焦白问道。

    “我阁老那您可是冤枉子了。”,曹西臣还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子这可是直接从牢过来的,可是熬了一个晚上的,能撑着过来就不错了。”

    “你这个滑头,这个时辰才来?”,涂志远看见曹西臣便是一笑。

    “阁老,呦,焦大人。”,就在这个时候,文华协办大学士、刑部侍郎曹西臣走了过来,先后向涂志远和焦白问好。

    一旁许多大臣原本是打算过来向涂志远问好的,不过见焦白在那里就都没凑过来,毕竟焦白是太后一脉的,而涂志远必然会追随国君,因而很多人为了避嫌也不敢上前。

    焦白有些哑然失笑,恐怕自己的脑门上已经刻了“太后”二字了,“太后是支持陛下的。”

    涂志远又捋了一会儿须髯,突然间问道,“太后那边?”

    “陛下也有这样的顾虑,就怕底下的人不贪莲也不干活了,所以才弄出这份折子,让大家都看一看。”,焦白道。

    涂志远点零头,“就怕到时候把下面的人都抓怕了。”

    焦白口中的密折,实际上就是因为钱继伟一案牵连出来的那些大臣的名单,这事儿涂志远是知道的。涂志远出狱是刘煜安排贻清亲自办的,贻清亲自将涂志远接出狱,还将近期发生的事都一一告知的涂志远,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刘煜的一些想法都转告给了涂志远。

    焦白无奈的一笑,“那份密折的事儿,相信阁老也听了,陛下和太后都很震怒,陛下在崇文发了一通火。”

    涂志远听了焦白的话,捋了捋前的须髯,然后道,“这么做,恐怕会伤及根骨啊。”

    焦白点零头,“陛下的意思是让咱们这些臣子看过了之后,再上朝,这样早朝的时候才能讨论起来,若是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按这份折子的意思办了。”

    对于焦白的吹捧,涂志远只是微微一笑,他并不想继续听焦白拍马,而是抖了抖手中的折子,“这个折子是陛下的意思?”

    涂志远是建安七年生人,如今也已经是虚龄七十有九了,涂志远是开元二十年考取头名状元,随后先后在衮州和莒州任职,开元三十年调入新安,担任了工部都水司主办,负责莒国水利兴修和度量衡、铸钱,时年三十一岁。宁和七年晋升为文华协办大学士、工部侍郎,成为当时中土最年轻的侍郎,时年三十八岁。宁和十九年进入晋升为内阁大臣、文华大学士、工部尚书。仁和十年,时年五十岁的涂志远晋升为文华太学。涂志远的资历很高,自开元年间进入朝堂,更是以内阁之臣的姿,历经了宁和、仁和、永和三朝,如今再次以内阁大臣、文华太学、工部尚书的职务在熙和朝中,纵观如今莒国朝廷之中同涂志远类似的都不多,因而即使是如今的内阁首辅焦白也对涂志远非常尊重。

    这位老者正是内阁大臣、文华太学、工部尚书涂志远,之前因为崇文上有人对太后进行刺杀,因而同是废君刘淼一脉的涂志远也遭受牵连,被罢官入狱,几前才刚刚获释,按照刘煜的命令在家里休养之后,涂志远今还是第一次参加早朝。

    “您是三朝老臣,如今又在新朝重回工部尚书一职,可喜可贺。”,焦白笑着道。

    见韩利老脸通红,贻清便继续到,“所以,韩长卿反对这件事儿跟是否违背祖制无关,是同自利益有关的。”

    “胡!老夫为官多年,一直是矢志报国,对莒国忠心耿耿!”,韩利被贻清揭穿了老底,当然不能善罢甘休,“没有御史台监督,都察院必然一家做大,对朝政没有半点好处!到时候极有可能为祸百官!”

    正当贻清摇驳斥韩利的时候,突然在大臣队伍之中传出了一声,“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