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之人正好是王拱辰遗留在御史台的心腹,再想到王拱辰也曾出任洛阳守备这个职务,似乎一切并没有那么难猜。
“洛阳守备王安石在洛阳好大喜功,拆除了洛阳百年前的城墙遗迹,现在又以巡查的名义在洛阳肆意妄为,臣建议严处王安石。”
赵祯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在桌子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连续有三个人都站出来指责王安石的不对,赵祯已经露出稍许的不高兴。
杜衍说道:“此事到底真实情况如何,洛阳和河南府还没有具体的奏折呈上,我们在这里若只是听取了一些流言蜚语就查办一个洛阳守备,是不是有点闻风就是雨了,这让下面的人以后还怎么安心工作。”
洛阳是望北候的革命根据地,很多人都在奇怪为什么没有有关望北候的一点消息,他们一家双侯,想收拾一个王安石动动嘴皮子就能让他掉进无边深渊,这让很多人有些不解。
宋祁知道陆子非曾经通过皇上在京城郊外买了一大片土地,而这些土地的作用在户部是有记录的,就是为了试验新的粮食种子,至于洛阳他还真不知道陆子非有没有这方面的倾向。
但反过来一想,又觉着不对,以陆子非的为人怎么会和老百姓挣那点土里刨食的小利,他现在是大宋第一首富,他家的船队在南海横冲直撞,想要多少粮食没有,其实很多事情都经不起推敲,在分析完,他大概也明白了陆子非怀着什么心理。
支不支持王安石在洛阳的动作,宋祁是持观望态度的,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都不敢轻易的开有关土地的口,你一个洛阳守备那来的自信能办成这件事。
吏部尚书作为组织部长,稍微回忆了一下王安石的经历就清楚了,这个王安石是皇上一手提拔上来的,而且在当年的赈灾过程中和包拯、陆子非是有关交集的,那这件事是不是陆子非在背后操控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猜测,王安石的经历也不是胡宿一个人清楚,但对于这个逐渐琢磨不透的皇上,他们还是选择了慎重对待。
文彦博说道:“皇上,既然事情还不明了,要不让刑部和户部的人下去看看,这样我们也能有个准确的判断不是,到时候王安石到底是被冤枉还是他罪有应得不就一目了然了。”
赵祯深深的看了一眼文彦博,枢密使的态度很明显,他不想让事态扩大,调查的下去土地清查还能继续下去吗?赵祯觉着必然会夭折,王安石还是太年轻,年轻不是错,错的是他没有陆子非那种谋而后动,走一步看三步的智慧。
“你们推举几个人上来吧!这件事就不用刑部和户部了,让御史台和三司的人去就行了。”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文彦博好歹也要给点面子吧!御史台和三司的人去这就存在变数了,至少能为王安石争取一点时间,但只要能中断这件事,文彦博也不想多生事端。
下朝后,丁度找到了杜衍,他有些摸不准皇上的意思,想来宰相大人这听取一下意见,在聊天的过程中杜衍说道:“望北候当初就有这个想法,但他后来放弃了,这其中涉及到的人和事会动摇国之根本。”
丁度说道:“这么大的事王安石肯定是早有预谋的,而且是经过望北候同意的,我想皇上那肯定也得到过消息。”
“敲门砖,皇上想试试,想用王安石试试,结果刚才你也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洛阳就这样,你说要是换成汴京的话会怎么样。”
丁度摇了摇头说道:“下官不敢想象,若是汴京附近,今天恐怕满朝上下的人都会跳出来反对,局面皇上都未必能控制住。”
杜衍说道:“是啊!这件事上看的最清楚的就是望北候那个小猴子了,我一直都认为他的办法是最好的,御史台我记得有个叫沈周的人吧!让他去,望北候看到他应该能明白。”
杜衍心里想到,皇上这是典型的当了**还想立牌坊,在不改祖制的情况下,想尝试着改革土地,无异于痴人说梦,文人的地位太高,他们无论怎么做都不会杀头,这就是大宋朝廷在这件事上的根源。
功勋、外戚能有多少人,基础量最多的还是官员和士人,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核心,既然是核心他们就认为他们该享用必要的资源,解决了这些,土地改革也就没有什么阻力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