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你还不管赶紧宣读,这可是国家大事,一刻都耽误不得。”
听到太子有诏,殿中诸臣也不闹了,纷纷离开椅子,整齐的站成两行,躬身聆听太子谕,毕竟这涉及朝局稳定,国家安宁,这可不是开玩笑。
咳咳,轻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后,高士廉从袖子拿出诏书,高声言道:孤奉旨监理军国之事,本应竭尽全力,以报君父信用之恩。然,病体微恙,不能视事,实有心无力,有负君父和百姓。
着即由皇太孙-李象,持玺升坐含元殿,代理国政,朱批改为蓝批,一切军国重事由房玄龄、杜如晦、马周、许敬宗代掌,如有不从者按谋逆之罪论处。
晋魏王李泰为宗正卿,掌管宗室一切事宜,改任晋王-李治为检校北衙大都督。
北衙禁军副都督-胶东王李道彦、济北郡王李瑊、长史-汉阳郡王李瓌人浮于事,枉顾皇恩,着即免去军职,打入宗正寺圈禁,交由魏王李泰严加看管。
南衙禁军大都督-张公谨,着即降为长史,改任高季辅为南衙大都督,张行成为副都督。南北衙军权即刻交接,不得有误,违令者当赤其三族。大明宫各级将校则安守原职,继续戍卫宫禁,无孤亲笔手诏,盖不奉诏,此谕。
直接将南北衙的兵权换帅不说,还圈禁了三位宗室郡王,太子是病糊涂了吗?就在众臣工心中疑惑丛生的时候,高士廉已经把侍卫们招了进来,命他们送三位郡王送到宗正寺去。
“申国公,这是大兄的诏令吗?如此草率的处理三位郡王,恐怕会动摇军心啊!”
拄着拐棍的李泰不由的插了一句,别人不敢说,他敢,这完全不是大兄该有的水平啊;换成是他,打死也不会把南衙门交给两个书生来打理,更别说圈禁三位忠心的宗室了。
呵呵,笑了一声后,高士廉则很严肃的回了一句:“魏王,你是宗正卿,管好宗正寺的事就好了,这是监国亲口下达的诏谕,效力等同于圣旨,你遵旨行事就好。”
话间,不待李泰再说,高士廉把头扭向秦琼,继续言道:“叔宝,太子爷叫你听完诏令后即刻入内,他精神疲倦的很,你进去以后不要呆太多的时间。”
待秦琼走后,杜如晦拂了拂胡须,沉声说道:“诸位,监国的诏令已经下了,大家各司其职,安守本分,谨慎办差即可;明早大朝会,是太孙第一次坐朝,大伙都回去各自准备吧!”
大伙想散吗?当然不想,可老杜匆忙的把事结了,且高士廉还说是太子亲口所言,就算他们想说话,这嘴也被堵得死死地,一点余地都不给。
这特么那里是偶感微恙吗,就从这到诏令就能看出来是太子是在交待后事。要不然为什么会仓促直接南北衙的兵权,这几位先进去的也如此急迫散议呢?
难道说,太子殿下的病情,并没有说的那么简单,几位重臣是怕国中无主,太孙年幼而生出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