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洛阳(二)

第二百六十二章 洛阳(二)(2/2)

身,他又是怎么将你给得罪了的,或者说,你们两个又出什么事情了!”

    卞太后自从上次被曹彰的动作给吓昏过去之后,她也就看明白了,他若是一个不小心那就是会彻底的癫狂的,自己这个当母亲的若是真的将自己的儿子逼死了,她也会后悔一辈子的。

    “之前母后曾经说过,要让我们兄弟两个兄友弟恭,那次他将母后气的昏迷,孩儿一时不忿便说了两句狠话,结果出了大事!”曹植才是委屈巴巴的模样实在是让卞氏心痛,不忍责怪。

    “你说了什么,出了什么大事!”

    “子文非要问到底是谁告诉的母后朝堂之事,孩儿一时气愤就告诉了子文,是校事府的人告诉的母后,然后”

    曹植硁硁痴痴的没有说完,卞太后就已经察觉出不对来了,如今这朝堂之事她已经不过问了,校事府的事情,众多大臣的事情,她都不去过问这些了。

    但是不代表她没有任何的脑子,她虽然不知道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她知道曹彰这般怒气冲冲的过来,肯定是有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出现在洛阳。

    而自己的这个蠢儿子,竟然将校事府拖下了水,万一曹彰那个莽孩子真要是拧起来,他若是真的和校事府的人打起来了,那可如何是好。

    一想到这件事,卞太后直接就吓坏了,不顾自己的身体还很虚弱,上来就就要下床去寻找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曹彰。

    这个时候她好像想起来了,那个莽撞的曹彰曹子文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曾经最喜欢的儿子。

    “母妃且慢!”就在卞太后要离开的时候,曹植再次将她拦住了,“母妃且慢,现在我等还是莫要出去了!”

    曹植赶紧拦在了卞太后的面前,“如今子文已经彻底的掌握了洛阳的城防,整个洛阳如今已经落入了子文的手中,校事府据说都已经让他打成了一个烂摊子!”

    听到曹彰已经开始“犯浑”了,卞太后的头脑都开始发晕了,“子文怎么敢?他怎么敢?他若是这般做了,他这是自绝于曹氏宗庙,他这是自绝于曹氏宗庙啊!”

    卞太后说的不是假话,他的这个儿子现在正在干的事情就是要夺下整个洛阳的大权,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是好还是坏,但是有一件事那是确定的。

    若是曹丕哪一天回到了洛阳,这般的曹彰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要给众多朝臣一个交代,曹彰只是一个任城王,虽然每年的五月就是众多诸侯前来朝拜的日子,曹彰就算来得早也没有关系。

    但是从来没有人让曹彰统帅曹魏的事情,他现在这么做和谋朝篡位没有任何的区别,同时也没有任何的狡辩余地。

    一旦曹丕回来,满朝文武大臣绝对不会再给他机会,他会被那些人吃干抹净的,为了平息世家的愤怒,曹丕一定会舍弃他,除非曹丕愿意和世家们彻底的翻脸。

    “你且让开吧!”卞太后伸手将自己的儿子曹植拽起来,“子文是你的兄弟,他不会真的伤害你的,为娘不傻,你们三兄弟做的事情,为娘知道归知道,但是不想参与,你放心,为娘不会让人伤害你的!

    但是为娘不单单是你的娘亲,也是子文的娘亲,这个时候,老身要去保护自己另一个儿子了。”

    说完之后,卞太后不顾曹植的哀求和阻拦,直接朝着宫外走去,就算是曹彰要和天下人为敌,他也要站在自己儿子的这一边。

    只不过她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后宫之中,想要出宫的卞太后再次被郭女王拦住了,“请母后回宫休息,莫要多事!”

    “皇后,你要知道你是谁的皇后,这件事你凭什么拦住老身!”

    “陛下曾经说过,后宫”

    “少拿陛下压我,老身从先帝在位的时候就总管后宫诸多事情,先帝病重的时候就帮助处理朝中内外,你给老身让开!”

    卞太后的声嘶力竭没有让郭女王挪动脚步,此时的郭女王大有一种和卞太后针锋相对的感觉。

    “来人!”卞太后也没有想要和她继续废话浪费时间的想法,“赐死皇后,老身会自尽为陛下赔罪!”

    论凶狠,从乱世杀出来的卞太后自然不是郭皇后所能比拟的,不过她这一句话刚刚说出来,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够了,母后!”任城王曹彰这应该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来到后宫,用的是这种方法,在的是这种时间,“尔等都退下吧!”

    此时的曹彰就算说不得如日中天,也是手握洛阳城的生杀大权,此时曹彰一句话,后宫之中的所有宫女内侍就各自散去,不敢有丝毫的停留。

    “从今天开始,母后就攒后宫之中休息,半年之内不得踏出后宫半步!”曹彰仿佛没有看到卞太后那种着急的神情一样,“彰儿会让心腹亲自坐镇后宫,不管是谁都不会打扰到母后的。”

    “彰儿”卞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想要张嘴说些什么,劝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说不出来,曹彰的这种冷冰冰的眼神,让她感觉到心惊。

    “母后莫要多说了,孩儿做的事情自然有孩儿自己负责,不需要别人替孩儿做主受罪!”曹彰脸色平淡的说着话,然后转身就要离开。

    “彰儿,老身是你的母亲,不是外人啊!”

    “啊,知道了!”曹彰只是淡笑了一声,然后继续转身离开了,没有再和自己的母亲多说什么话。

    当天,曹彰在掌控了洛阳城之后,再次开始了一波让人不敢直视的操作。

    “朱铄恢复中护军的职位,继续戍守皇宫,未得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可出入皇宫。”整个后宫就在曹彰和朱铄两个人的封锁下,那是彻彻底底的被封锁了。

    这一下子再次让洛阳城中的众多世家大族开始了纠结,在他们的眼中,曹彰这个滚刀肉是越来越让人迷惑了。

    曹彰一出现就是大闹朝堂,然后在这个时候,他夺下了洛阳的守备之权,甚至还有拿下了校事府和后宫。

    到现在这里看来,曹彰应该是为了能够遏制住世家的崛起,也和众人知道的他的性格差不多,曹彰到现在位置就是为了曹丕而清理洛阳,坐镇后方罢了。

    但是接下来,曹彰主动的封锁了洛阳的消息,然后封锁了后宫的消息,甚至封锁了朝堂的消息。

    这一下子,众人就有些迷茫了,曹彰曾经的确是差一点点就当上了魏王,所以说这个有着继承身份的王爷,若是真的想要借这个机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的话,那也未尝不可。

    所以这个时候,众多朝臣世家看这个任城王的目光都有些不对了,总感觉他会干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来。

    “仲达,你说这任城王到底是想要干什么?”作为尚书令的陈群,此时却是很自然的做到了尚书仆射司马懿的下面,满脸不解的问道,“老夫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是没有看懂任城王到底想要干什么。”

    “呵呵,莫说是你,便是老夫,也没有看明白!”司马懿无奈的摇了摇头,“任城王现在的这一连串的做法,让老夫也是真的有些猜不透,看不懂的模样,但是总感觉他是想要做一件大事!”

    “仲达的意思是”

    “世人都说任城王莽撞,都说他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如今来看,或许我等都小觑了这个莽撞的任城王啊!”司马懿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不停的叹息着,“他到现在为止都算是有理有据。

    对校事府动手是因为鄄城王曹植说校事府参与了后宫之事,一旦这句话说出来,曹彰自然会和陛下打上一个配合,让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于控制洛阳这件事,任城王并没有动手,是鲍勋麾下的士卒在闹事,等陛下回洛阳之后,他们只需要将兵权交出去就可以了。

    朱铄本就是戍卫皇宫的中护军,之前他无奈生了重病到底是因为什么,难不成还用某家多说么?这些事情都是十分正常的”

    “可是可是那也不应该任城王动手啊!”陈群还是冷哼了一声, “我等这盘好棋,就让他给搅和成了乱七八糟的,实在是生气!”

    司马懿只是不停的摇头,不多说话。

    曹彰的做法或者目的,他们谁都不清楚,不过就在这种迷茫之中,洛阳城之中再次来了些许人马。

    洛阳城内所有的消息往来都被曹彰锁住了,这一点本来是不会成功的,但是有了世家大族们的帮助,这反倒是最为顺利的,似乎没有人想要让这里的事情,让远在宛城的曹丕知道。

    如今就在这个洛阳城之中,除了曹彰等人之外,再次出现了另外一批人马,他们每一个都是一身的华贵服饰,每一个都是满脸的傲气,看着比那些王公大臣,权贵子弟都要厉害。

    不过他们这般也没有错,因为他们敢欺辱那些王工大臣,但是世家豪族却是不敢对他们擅自出手。

    因为他们姓曹,都是各地的藩王,本来应该在五月份进京朝拜的他们,此时就已经出现在了这里。

    在黄初三年,以任城王曹彰为首,曹丕的诸多儿子,曹氏的嫡系子孙,共计二十一位曹氏子嗣被封王,这次封王,曹家一具代替了那曾经执掌天下的刘家诸侯。

    而这次,诸多诸侯出现在了洛阳城,让本就有些乱套的洛阳城,变得更加的乱了。

    平原王曹叡作为皇长子已经是二十岁的年纪了,作为皇长子的曹叡,本应该是最有力争夺皇位的人,但是因为其母亲乃是被曹丕赐死的甄宓的缘故,他现在应该是最没有希望的一个人。

    虽然有着两任嫡长子的身份,但是曹丕不止一次想要杀了他,是他的嫡母也是养母,郭女王郭皇后拼了命的才将他保下来。

    此时除了仍然在后宫之中被郭女王死死守住的曹叡之外,来到洛阳的诸多王爷还有十余人,其中有几个最为重要的王爷。

    和曹叡关系最好的阳平公曹蕤,以及和他关系最不好的曹协,另外,东武阳王曹鉴,东海定王曹霖,还有曹礼,曹邕,曹贡,曹俨几个人都同时出现在了这里。

    可以说曹丕的几个孩子,都出现在了洛阳这个权利的漩涡之中。

    而且其中各个皇子也都带着不太合适的目的而来。

    此时曹丕没有设立太子,也没有指定谁是太子,而且最有理由继承皇位的,还是他最不喜欢的曹叡,至于他最喜欢的曹礼,其母亲乃是一个姬。

    徐姬在皇宫之中的地位并不算高,甚至都可以说算是比较低的了。

    所以说曹丕喜欢的和曹丕膝下最有资格的都不是当太子的好人选,这就代表了他们其他几个人都有这个机会,尤其是现在世家动手,他们几个皇子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他们心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希望,世家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行那大不轨之事,若是行那种大不轨之事,他们不敢直接改朝换代,但是会不会找一个更加听话的皇。

    其他人暂且不说,宋姬之子广平王曹俨,张姬之子,清河王曹贡以及朱淑媛之子,东武阳王曹鉴都是有着这种资格的,尤其是广平王曹俨和清河王曹贡。

    他们无论是封地还是他们的母亲在曹丕心中的地位,都是极好的,唯一不太好的,就是他们母亲和曹礼的母亲一样,都是一个姬!

    否则他们也不用想着这般冒险了。

    此时他们同时出现在洛阳城之中,这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的诡异了起来。

    此时尚书府之中,陈群高高在上,大有一种世家魁首的感觉,众人也对于他坐在那个位置,没有任何的意见。

    “咳咳咳,抱歉,抱歉”随着干咳和抱歉的声音,最后一位大臣,太尉钟繇也出现在了这里,“对不住了,年老体衰,来晚了!”

    “钟繇大人说笑了!”陈群哪里敢怪罪钟繇,只是不停的轻笑着,“钟繇大人快快入座!”

    钟繇也只是说说,没有真心道歉的意思,凭借他的地位和身份,他就算是不来,也没有人敢对他说三道四。

    但是毕竟他已经这个岁数了,而且又有一个儿子刚刚出生没多久,他也要为后代考虑,否则这种事情,他是真的不想参与的。

    钟繇落座的时候,十分自然的做到了陈群的旁边,与陈群几乎平起平坐,至于同为和他同为三公的剩下两个人,王朗和华歆此时不过是坐在了下面,不敢和他们相比较。

    便是尚书仆射司马懿,座位都不在他们之下,这一刻也算是让众人看到了这世家到底是以谁为首。

    “既然诸位到了,那么我等也就说正事吧!”陈群环顾四周,然后轻声说道,“如今诸多皇子也已经进入洛阳了,不知道对于此时尔等可有什么看法么?”

    陈群问完之后,大部分朝臣家主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很多人都和那些皇子暗中有了交流,但是他们却是不能这般的说话,在陈群没有明确表态之前,他们不敢多做放肆之事。

    就在这沉默之中,一个中年人突然站了出来,“我等都愿为陈群大人马首是瞻,陈群大人说什么,我等便去做什么罢了!”

    这句话说完,堂中便直接想起了一片不屑的嗤笑声,对于阿谀奉承这没有什么,但是这般的阿谀奉承,恬不知耻,却是着实的有些过分了。

    而且这个人也着实让人不喜欢,当初的济北相鲍信的儿子,鲍勋。

    一个完全没有乃父之风的纨绔子弟!

    不过对于这种看法和想法,鲍勋自然是知道他们看不起自己,但是他没有丝毫的所谓。

    (鲍勋,一个历史上被评价为直言敢谏的主儿,但是他真的算是一个直言敢谏的人,还是说他只是一个世家的急先锋?

    鲍勋,作为鲍信的儿子,不单单是这一点,鲍勋和他父亲不一样,他是一个标准的世家,他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他的父亲是因为掩护曹操突围而死得,作为恩人的后代,曹操对鲍勋,对他们一家都是很好的。

    建安十七年,曹操追录鲍信的功绩,封其兄鲍邵为骑都尉、新都亭侯,并辟命鲍勋为丞相府掾属。

    之后在曹丕被立为魏国王太子的时候,鲍勋任太子中庶子,后面又被转任黄门侍郎,之后不久就转任为魏郡的西部都尉。

    按理来说,鲍勋应该是一个曹丕最忠实的麾下,甚至可以说是曹丕的心腹也不为过,毕竟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这种职位都是非亲信决不能上任的。

    但是鲍勋干了,作为曹丕的亲信他却是和曹丕最后闹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至于他为什么被曹丕记恨和杀死,史书给了一个直言敢谏,刚正不阿的理由,还说了很多事情!

    源头还是因为郭皇后,。当时曹丕郭夫人弟弟任曲周县吏,被揭发盗窃官布,按法应该行弃市,也就是死刑,所以曹丕想要去求情。

    曹操当时在谯县未归,留守邺城的曹丕于是多次写亲笔信给鲍勋,希望他私底下能高抬贵手。但鲍勋不敢纵容罪犯,还是将所有罪证,甚至是曹丕的书信上呈朝廷。

    当初鲍勋在任太子中庶子时就已经因守正不挠而令曹丕不满,此事更加深了曹丕对他的怨恨,于是趁著魏郡在边境士兵轮休上有延误的现象,密令中尉参奏罢免了鲍勋。过了很久后,鲍勋方才被任命为侍御史。

    对于这一段是被记录在了《三国志》之中的。

    《三国志》: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徙黄门侍郎,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祖时在谯,太子留邺,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但是这件事就算是真的那也有两件事不太好解释,其中之一就是鲍勋到底是真的直言敢谏,还是因为他当时心有所属,不想效力于曹丕,毕竟到处曹丕和曹植的战争并没有完全的结束。

    第二就是,鲍勋被罢免官职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同三国志记载的那样?

    鲍勋作为一个魏郡的西部都尉,再加上曾经是太子的中庶子以及黄门侍郎,说句现在点的话,这几个官职可都是京官,也就是说他其实是曹操的人,可以直达天听的,否则也不会让曹丕这般的为难。

    建安二十二年,鲍勋成为了太子的中庶子,然后就算他中间得罪了曹丕,请求调走去了任职黄门侍郎,最后被调任为魏郡西部都尉。

    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他最快最快,他也要在两年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的。

    可是后面还有几件事,作为西部都尉的时候,鲍勋再次得罪了曹丕,让人弄掉了郭女王的弟弟,然后被曹丕记上了黑名单,终于找到机会用士卒戍边不及时而被罢免,“很久”之后才拜侍御史,也就是言官!

    三国志没有说他是什么时候拜的侍御史,但是延康元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之后的第三年,鲍勋在曹丕继任魏王,鲍勋以驸马都尉并且兼任侍中!

    三年的时间,鲍勋作为了曹丕的太子中庶子,作为了曹魏之国的黄门侍郎,当上了地方的魏郡西部都尉,也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公安厅厅长,不是小官职。

    得罪了人之后被一把撸到了底,然后很久之后当上了侍御史,最后变成了驸马都尉兼任侍中,成为了曹丕的近臣。

    最后的这个官职可以理解,驸马都尉就是一个虚职,让他当侍中其实就是和当初高祖给雍齿封侯一个道理,让百官能够安心罢了。

    但是三年的时间换了四个官职,这也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更别说还有很久的罢官时期,这都不符合常理,毕竟就算是故意找茬罢官,那鲍勋犯得事儿那也是真的。

    再说他真正开始赏光的时候,就是早曹丕登基之后。

    曹魏建立后,鲍勋多次上表要求曹丕重视军事和农事,宽惠百姓;建筑宫殿庭园应该押后。

    这一点看上去的时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好官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作者翻遍了史书,曹丕和郭女王夫妇两个人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克己,当初住的都是洛阳在董卓时期残留的宫殿,一直是相当的破旧,这也是为什么曹叡登基之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非要大型的整修宫殿,最后还被安上了一个奢靡的罪名。

    说实话,作为皇帝的家,曹丕时代的皇宫,的确是有些寒酸了,所以说鲍勋说的那些话只有可能是一种情况说出来的,那就是在曹丕登基之后要整修那几座重要的大殿的时候说的,这修的不是宫殿,是曹氏的脸面,鲍勋是在没事儿找事儿!

    之后的鲍勋更是越来越优秀了,直接借着游猎的事情,将侍中刘晔给骂了一个狗血临头,最后还让刘晔有些敢怒不敢言。

    《三国志》: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曰:“臣闻五帝三王,靡不明本立教,以孝治天下。陛下仁圣恻隐,有同古烈。臣冀当继踪前代,令万世可则也。如何在谅暗之中,修驰骋之事乎!臣冒死以闻,唯陛下察焉。”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抗辞曰:“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昔鲁隐观渔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于遄台,晔之谓也。请有司议罪以清皇庙。”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这一段太长了,就不白话文解释了,大概就是曹操在游猎的时候,问了一句是游猎和音乐哪个更好一些,其实说白了问现在是休文德,还是重武备罢了。

    刘晔说的是游猎比音乐好,就是文武之间武备略重,这毕竟是乱世,武备重那是正常的。

    然后鲍勋就把曹丕给喷了,最后给刘晔安排了一个罪名,“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于遄台,晔之谓也。请有司议罪以清皇庙。”

    就这个罪名, 还要直接给曹丕的祖宗打小报告,刘晔要是认了,这个跟随曹操打天下的老臣,得被凌迟处死了不可。

    所以曹丕将他扔了出去,去军营之中当右中郎将,然后也直接轰出了京城,眼不见为净。

    就这么一个喷子,最后却是当上了宫正,也就是后世的御史中丞或者说言官领袖,这并不是因为曹丕爱才,觉得他就是一个当言官的料,而是被臣子逼迫的。

    《三国志》: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宣王并举勋为宫正,宫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寮严惮,罔不肃然。

    在最为动荡的黄初四年,在曹仁,贾诩,曹彰,张辽以及曹丕的两个甚至三个儿子等人都死去的那一年,尚书令陈群和尚书仆射司马懿了两个世家的代表,逼着曹丕将他最讨厌的鲍勋任命为宫正,天天叨叨着自己,帝不得已而用之,这就是逼宫了。

    百寮严惮,罔不肃然,这到底是忌惮的谁,忌惮的宫正鲍勋还是皇帝,亦或者是那些能够然曹丕服软人?

    最后鲍勋的结局也不怎么样,他再次被曹丕抓到了把柄,然后被斩杀了。

    所以说,不管鲍勋的能力如何,至少这个这个家伙在这段时期很重要,同时也要说,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世家大族的急先锋,或者说是忠实的冲锋犬。

    曹丕身边的言官有很多,得罪他的也有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和鲍勋一样的下场,从黄初元年到黄初七年,最早的程昱,刘晔,贾诩,后面的苏则等等,骂他的,怼他的不知凡几。

    最多曹丕也就是不听劝罢了,便是苏则将朝中大臣得罪了小半之多,最后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在黄初四年被贬斥出京罢了,不过苏则在路上死了这件事,作者感觉十分的有意思,还是想要好好在小说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