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捍卫者 > 870章,方浩出动

870章,方浩出动(2/2)

们依旧脚步不停的向前移动,只是有人偏离了一下,跟战友继续保持着阵型。

    卫生兵的动作很快,端着akm的他一边警惕的看着前方,一边迅速的向着伤员移动。

    “嘎嘎嘎……嗖嗖嗖……”跑了没多远,九二重难听的声音从一个荆棘丛当中传来,子弹嗖嗖的对着卫生兵打来。

    “你个仙人!”卫生兵的前头刚好是块大石头,差点被打中的他藏在了石头后面,还不忘骂上一句。

    “八嘎!”卫生兵在骂,暗堡中的鬼子也在骂人。

    这个孤悬在外的暗堡,是鬼子们好不容易在山上挖出来的,里面只能放开一个九二重机枪组。

    刚好今天这个机枪组有鬼子在里面,而平常一直封闭着的射击孔,也让鬼子躲开了辣椒烟雾的肆虐,也没有被炮火击中,算是比较幸运的。

    只是,等三排攻击的时候,鬼子们却发现他们再怎么调整,也只能对着一个保安团的士兵开火。想要一下子对着好几个人扫射,那是不可能的!

    眼看着保安团的人越来越近,终于等来了一个似乎是卫生兵的人,那就是他了。

    结果……还没打中。

    “嘎嘎嘎……”鬼子并没有继续对着卫生兵开火,而是调转枪口瞄向了其他战士。只不过眨眼间,原本还密布山坡的人,却几乎找不到了。

    鬼子开火了,三排的战士们第一时间做出了规避反应,然后就是寻找暗堡的位置。

    “在那边,打掉它!”鬼子还在开火,三排长自然看到了暗堡的位置。

    “啪啪啪……哒哒哒……轰轰轰……”

    听动静就知道战士们反映各不相同。精确射手直接对着火力点开火,机枪手跟突击手也是扫射压制,投弹手直接丢出手榴弹制造烟火。

    真正的大杀器,还是三个火箭筒兵。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们找准位置,打出了三个火箭弹。

    “嗖嗖嗖……轰轰轰……”火箭弹准确的命中了暗堡。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鬼子已经没有了针对山坡的火力点了。

    保安团指挥部,胡一舟就坐镇在沙盘边上,前面每拔掉一个火力点,他就在沙盘相应的位置上去掉一个。

    “团长,调试好了,可以通话了!”就三排打掉鬼子火力点的时候,毕有金这里兴奋地对着胡一舟说道。

    “调试好了?行,让方浩接听!”胡一舟说道。

    “给您!”毕有金把一个耳机递给了胡一舟,还有一个麦克风。

    毕有金调试的,正是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那种可以通话的无线电台。本来只有一步的,后来用迫击炮弹从咱家老李那边又换来了两部。

    至于老李那边从哪里来的,咱就不知道了,或许是上级给他让他换东西的?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胡一舟终于可以实时的跟方浩这边保持信息同步了,这很重要。

    “方浩么?你们那边情况如何?”胡一舟问道。

    “团长,刚才完成了三轮火箭炮的试射!距离两公里,我们对着鬼子的炮楼进行了轰炸。前两轮打掉了鬼子的四个炮楼,第三轮……第三轮一个机枪地堡都没打掉,都放空了……”方浩不好意思的说道。

    “两公里……可以了,试验员们有心了!”胡一舟倒是没啥意见。

    “现在,三营已经对河谷西段北边的工事群抵近攻击了,你们也发起攻击吧!让试验员们把发射架都填满,然后把火箭炮搬到汽车上,抵近到五百米再对着鬼子的机枪地堡进行一番轰炸!”

    “不管效果如何,都要就留着足够的火箭弹对三岔口东路跟南路的炮楼进行轰炸!你们的装甲突击卡车可以上了!”胡一舟说道。

    “明白!”方浩大声的回答道。

    “都过来,团长的命令是……”方浩把命令传达了一番。

    “你们去吧,炮一连,炮击准备!”说话的是高达,现在还是炮一连的连长。

    既然要递进攻击了,炮兵连自然是要来一番炮火轰炸的,这个可是必不可少的。

    防盗了啊,还有章节序号搞混乱了,已经给编辑说了,还没给改……

    日军的一个小队则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支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在小队级出现了日本步兵很有特色的一种支援武器——掷弹筒。以最普遍装备的89式掷弹筒为例,口径仅为50mm,最大射程700米,全炮重量仅47公斤,相当于一门超轻型迫击炮。

    89式掷弹筒发射时先由射手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射手用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掷弹筒对付的主要目标就是敌方的轻重机枪和炮兵阵地,日军将其装备到小队(排)一级,作为最基本的步兵支援曲射武器,由于其重量非常轻,隐蔽性好,在熟练射手的操作下威胁很大。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军在抗战中并非动不动就挺刺刀冲锋,而是打得极为精明和狡猾。实战中日军一旦遭遇到较为坚固的火力点,立即停止进攻随地隐蔽。等待跟随部队前进的掷弹筒准确的将其打掉。在淞沪会战中,中央军18军14师42旅的36挺重机枪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掷弹筒打掉了32挺,当时的国军重机枪手回忆,他们一般打几百发就要转移阵地,否则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准确的打来。一旦国军的机枪火力被摧毁,日军立即以重机枪火力压制住国军火力,随即以优势兵力发起冲锋突破阵地。所以说抗战初期面对历经多年训练的甲种师团的精锐时,的确是硬骨头不好啃。

    超过小队(排)级后,日军还有更多的步兵支援武器留待下次再介绍。而到了抗战中后期,大量日军并组建为驻守部队,以小队甚至分队的规模驻扎在广袤的中国被战区,单兵武器的配备相比早期强调野战的师团有了较大调整,由于执行守备任务为主,机枪的比例提高,掷弹筒反而没有什么作用,这也是中国影视作品基本不反映掷弹筒的一个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