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考虑之内。”
“那我们这几个家族,已在魏地上百年,难道因此就要放弃魏国么?”
有人不由地问道。
众人闻此,亭内即刻又寂静下来,众人纷纷想着心事。
片刻之后,那个被称为苏兄的人对众人说道:
“这天下归一之事,此乃大势,已不可阻挡。燕国得齐地之后,局势已彻底稳定下来,对于燕国来说,更是如虎添翼。这天下诸国,看来是谁也阻挡不了燕国的崛起了。”
“就算是秦国,在下认为,也不可能是燕国的对手。诸位不要忘了,燕王康的年龄如今还不到二十岁,如果其在燕王之位,不要说像秦王嬴稷在位五十多年,就算二十年好了,这燕国的国力会发展到如何呢?”
“更不要说,燕国本为周室正嗣,取代周室而立,也为世人认同。不管秦国今后是不是燕国的对手,就是人心来说,天下之人皆向往燕国呀!”
“我看我们这几个家族,对于魏国的支持到此就告一段落。我们不能光想着自己,还要为我们的家族与后代子孙着想呀!如果继续支持魏国,恐怕将来一旦有变,悔之晚矣!”
听完此一番话后,亭内的众人皆低头沉思起来。
这几个家族,都是目前魏国几个大的家族,自三家分晋一来,魏国当时异常的强大,这几个家族的先祖,当时都选择了支持魏国。
但是这几十年来,众人已经看到魏国所处的窘境,已经逐步减少对魏国的支持。但这时想抽身于外,转投他国,损失可是不小。
偏偏就在此时,花园门口有人来报,说有紧急事情。
一个下人打扮的人进来之后,从怀中掏出一份绢帛,递给了这位被称为苏兄之人。
这个被称为苏兄之人,展开绢帛看后,脸色一变。
“苏兄,发生何事了?”有人问道。
“是赵国的消息,秋收过后,赵国最大的粮仓——邯郸粮仓,发生了大火。邯郸粮仓被大火焚为尘灰。赵国今年冬季,必然会发生粮荒。”
“赵王丹此时已经知会魏国,赵国决定从卫国撤兵,不再占有卫国的土地了。看来,赵王丹是想得到燕国的帮助了。这样一来,卫国之事,就单独剩下魏国,面对燕国了。”
“诸位,如今不管损失多大,我苏家都要从魏国抽身。我已决定,苏家在魏国只留一个旁枝,其家族主枝转向燕国。再说,燕国目前是鼓励民众迁居燕国的。”
说着,这个被称为苏兄之人把手中绢帛,递给众人传阅。
回想起自己家族在魏国上百年的发展,这个被称为苏兄之人,也是感到异常的心痛。但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将来,这些损失也不算什么了。
众人看罢手中绢帛所带来的讯息后,面色都异常的凝重。
有人叹息道:“看来上天,是特别眷顾燕国呀!这燕王康的气运大势,居然已达到如此程度,这真是……”
说到这里,此人摇了摇头,说不下去了。
燕国乘阅兵之后的大势,压迫赵、魏两国从卫地撤兵。
本来魏国与赵国都占据了卫地,只要魏国与赵国联合起来,共抗燕国。
燕国就是再如何厉害,面对此种局面,也要顾虑一二。
虽然众人都认为燕国国力强大,燕国局势也异常的稳定。但当今天下各国君王,哪一个不是在并吞周边小国?以使本国强大起来。都是准备在此大争之世,有一席之地。
燕国虽然这十几年来,崛起迅速,但是秦国的国力也异常强大。燕国到底能不能一统天下?其实在许多人的眼里看来,还是两说之事。
但没想到,此时的赵国,却发生了邯郸粮仓被焚之事。
目前,从赵国的角度来看,能帮助赵国的,也只有燕国了。
这种事情非常玄妙,也非常深奥。
如果说这不是老天的帮助燕王康的话,亭内的众人,此时没有一个人相信。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这代表的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这就是天眷,这就是气运。
“上天确实是眷顾燕王康呀!这种事情都能发生。看来天命在燕,已不用质疑了。此时,从魏国抽身,虽然损失巨大,但是也在我等家族的承受范围之内。”
“苏兄的决定是对的,不说那么多了,同苏兄一样,为家族与子孙的将来,我王家也选择现在迁居燕国,不再支持魏国了。”
亭内的众人,皆纷纷点头。
(